自媒体时代文学的研究现状 (一)什么是自媒体时代的文学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以光电通讯技术传递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网络日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代社会是属于互联网的,互联网催生了自媒体平台。 “自媒体,即Wemedia,是由一个普通市民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摘自王雅楠《自媒体时代的“文学终结论”》)例如微博、微信、QQ等平台,都是自媒体在应用上的具体体现,自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即时交互”。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自媒体时代的文学必然带着自媒体时代的鲜明特点。而自媒体平台为当代的文学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什么是自媒体时代的文学呢?希利斯·米勒曾在中国的演讲中提出轰动文学界的“文学终结论”,那么,自媒体时代还存在文学吗?随着学术界对米勒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究其根本,米勒所说的“文学终结”不过是文学的“不死之死”。正如罗兰·巴特曾经宣告“作者死了”,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后理论时代到来,“作者”又被重新摆上一个重要的位置,实现了“不死之死”。可见,米勒所说的“文学终结论”只是把文学置之死地而后生,让自媒体时代的文学因新兴媒体而重新焕发活力,因其独有的时代性而具备独特价值。 自媒体文学,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就是借助自媒体平台发表的文章,但自媒体文学远远没有它的表面意义那样浅薄。到如今,文学本身的定义尚不清晰,因而自媒体文学也没有一种比较清晰和完整的定义,甚至学术界仍在争论自媒体平台上所发表的文字是否是真正的文学。 自媒体文学,指的不是定位鲜明的新闻平台、杂志专号等与传统媒体同步的文章,也不是一些常识知识,而是一些“由专业自媒体从业人员在其经营的自媒体平台上所进行的创造,通过文学创作来呈现虚拟的现实”的文章,符合勒内·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一文中对文学特点的描述,“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是文学的突出特征”。因而,真正的文学是虚构的,是具备审美意义的。 (二)自媒体时代文学的特点 虽然文学本身并没有清晰定义,但仍然有很多文学研究者对文学的特点做过探究,例如乔纳森·卡勒曾在《文学理论入门》一书中描述了他本人关于文学特点的研究,“第一,文学是语言的突出;第二,文学是语言的综合;第三,文学是虚构;第四,文学是审美;第五,文学是互文性的或者自反性的建构。” 而自媒体时代的文学除了拥有文学本身的特点,还要有它要顺应这个时代潮流而具备的时代特点。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意味着时间越来越趋向碎片化,要适应碎片化的时间势必要求自媒体平台的文章短小精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人们的目光,将注意力集中。 地铁、公交上,人们低头刷着手机,碎片化的时间里,快餐文化也随之而来。现代科技为图像文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快手、抖音等app的出现突破了对人们文化水平的要求,时间短,趣味性高,进而比文学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因而,文学的阅读时间便被大幅度缩短。 综合比较各类自媒体平台,便可发现,自媒体时代的文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篇幅短。除了专业性的学术论文或者相关研究,大部分自媒体文章只有几百几千字,便于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更好地理解文章。第二,趣味性高。“有趣”是现代人们所追求的一大特点,有趣的文章、视频、故事能够让人们的目光更长久地流连其上。例如当被吐槽看一些没营养的小段子小视频时,上班族们往往这样回答:“我上班回家,累了一天,还不允许我放松一下吗?”由此可见,趣味性是使文章脱颖而出的一大要素。第三,内容紧跟社会热点。具有时效性,例如“江歌案”发生后,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有无数“大V”发表他们关于本案的看法,或哀悼,或反思,或批判,让人们足不出户便能知道世界上最新发生的各种事情,当今人们获知消息更多来源于这些渠道。第四,文章内容驳杂,水平参差不齐。自媒体作为公众平台,它的文章准入门槛是非常低的,只要不涉及政治敏感、违法宣传,任何人的文章都可以发表在自媒体平台上,被众多读者所阅读。从美容美发到家居生活,从发表自己的观点到批判某人某事,从各类小段子到各种明星私事,自媒体的文章几乎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还夹杂着或明显或隐晦的广告,内容实在是纷乱驳杂。而且相对于作者身份较为明确的传统媒体说来,自媒体几乎可以说是无从得知作者的真实身份,文章也因作者的自身文化修养不同等原因而良莠不齐。 (三)自媒体时代文学的发展 立足自媒体观望后世文学之发展,当代文学既要保有其独特价值所在,也要顺应时代潮流以便文学传承。 自媒体依赖的载体是电脑、电视、手机等移动终端。自媒体时代,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人们不分年龄层次,自幼年阶段到老年阶段,与自媒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比起电视、电脑等体积相对较大的媒介,手机的使用率明显更高。因此,利用手机传递信息、阅读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自媒体的出现只是为文学提供一个平台和媒介,以便于文学更好地继承和发展。 那么新时代的文学,应该更好的将自身与新媒体融合,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带来的机遇,在贴近现代人们需求的同时传承美的享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dec1c4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