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形成与管理11.09

时间:2023-03-21 03:27: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印象

印象: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和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01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02最新获得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的人容易产生首因效应。

03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像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笼罩上类似的色彩,这种现象叫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04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具有消极的作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或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01加法模式: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个人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

02平均模式: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将各种特征的分子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03加权平均模式:在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还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依据的不是简单平均分数,而是加权平均分数。

04中心品质模式: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真诚热情等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等是消极的中心品质。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四、印象管理

01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和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是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02印象管理的作用: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






03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00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人们认为外表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而外表最容易为他人所觉察,所以个体会注意修饰外表。

00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会给他人留下好印象,常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好比戴上一副面具。同时用各种办法的自我抬高,让他人觉得自己总的方面特别的优秀,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自我抬高的人,也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也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 00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行为符合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要求,给人留下一个好教师的印象。 004投其所好。

个体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给人留下好印象,采取自我暴露符合、拍马屁、施惠等手段,投其所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df8204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