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90后已经成为不容小觑的重要群体,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力,具体而言,90后大部分都是刚进入职场,或者仍然在校的青年群体,他们所处的社会位置,从经济社会地位而言,是相对边缘化的。因此,尽管90后群体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且更为擅长使用网络媒介,但他们目前的经济社会地位决定了90后对主流社会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从社会文化和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他们是新文化和新思潮的代表,他们所形成的青年群体的亚文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新生力量,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社会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新生力量的推动,新生力量与主流社会之间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正视和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摩擦与共容是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所必须的。 正视90后与主流社会摩擦和共容,必须认识到中国的90后在文化上的特征与中国全球化的趋势是一致的。他们受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理念的影响较少,思想上更为自由和开放,对外来文化的鉴别能力超过以往代际人群,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交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所谓的多元化特点,其实反映了当前社会中主流文化趋弱的发展趋势,毕竟从生命历程来看,当下占据社会主流的人群,并没有像90后那样成长在中国全球化的过程之中,同时还与整个人类世界产生不可磨灭的联系。 90后在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上更加接近现代社会特质,因为他们的生长环境恰好处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最为活跃的阶段,他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更加现代化,但并不是简单的“西方化”,而是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变动趋势。在90后的成长过程中,中国从贫困走向小康,从物质匮乏走向物质充裕,故而他们对消费的欲望和对生活的渴望与以往代际人群不同,进而体现在消费习惯,生活理念和方式上的差异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90后青年们从小就能够接触到互联网,他们的社交方式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社交,在信息获得上增加了非常重要的渠道,在价值获取上增加了选择的可能。考虑到这些,90后的价值观念体现出国际化和网络社会的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 1 / 2 与国际上一般趋势类似,90后更专注于自己的“小世界”,对外部世界和“成人社会”并不热心,客观上存在着政治冷漠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关心时事。相反,他们有更多的渠道来掌握经济社会的变化,他们对社会观念的冲突和对立更为敏感,他们也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在受到主流社会的评判时,他们如同其他年代的青年人一样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同的是,他们有了更多的表达渠道,比如在互联网和网络社会的同龄人群体中发泄不满。 逆反心理的表达并不意味着他们反对主流的社会价值观,由于年龄的缘故,他们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他们与主流社会的叛逆往往是价值观不稳定的表现,社会应该对他们的后续变化持续观察。对主流社会而言,没有必要按照既往的逻辑来判断90后青年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交网络,而是应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认识90后青年的特征。 认识90后的特征,必须重视其所处时代的影响和所处生命历程阶段的不同影响。准确地讲,对任何一个时代的青年,时代和青春期的因素是共同存在的,两者的作用都不可忽视,如果非要分辨的话,对90后青年的影响因素中时代的作用更多一些,因为所有的青年人都要经历青春期,无论是60后,70后,还是80后,他们的青春期都会存在与以往代际不同的要素,而这种不同的要素是由时代的特征决定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主流社会都会因为人生历程中塑造要素的不同与青年群体产生不同程度摩擦,如何处理与90后青年的摩擦实际上体现的是“成人社会”的智慧。 90后群体的特质作为一种既有的社会存在,无论是引导还是迎合的方法都不可能改变90后的社会文化印记,这种印记存在于他们成长的过程之中,是不可磨灭的。对于主流社会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尊重和客观认识90后文化印记的存在,而不是刻意去引导或者迎合,顺势而为,不要设定特定的目标;因势利导,不要限定既有的框架,承认90后青年与主流社会的差异弥合是一个青年自我成长、自我认知和自我修正的必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人社会”的鲁莽干预是不合时宜的。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e06125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