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教学案(第六单元)

时间:2022-09-04 18:56:5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 一、【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验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之情。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望天门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每繁华的都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这节课我们学习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 二、读题,简介:(多媒体课件)

天门山:安徽省当涂县城西南15公里的长江东岸,有博望山,亦称东梁山。和县城东南30公里的长江西岸,有西梁山。两山夹据,长江西来,至此折向北流,形势险要。南陈《舆地志》云:“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谓之天门。”这大约是天门山最早的文字描述。天门山景观独异,李白写了这首诗后,又有很多名家描述。如李白同时代稍后的吴筠、宋代的王安石、明代的胡松,然而没有一个有李白的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恢宏壮观。 李白:70122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望天门山》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三、学生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熟古诗。

2、与同学共同研读,结合注释,想一想诗句的意思,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或想法。 3、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诗意:波涛汹涌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间冲开,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去,在这里激起回旋。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意: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孤帆从太阳落山的地方漂过来。

四、指导朗读,感悟诗景诗情。 1、朗读提示;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要突出“开”“回”“出”“来”等词语。

2、学生自由读或与同学一起读,边读边感悟诗情诗意。 3、背一背。 五、练习巩固。

1、正确书写生字“断、楚、孤、帆” 2、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名学生背一背古诗《望天门山》。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1、读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多媒体课件: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也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的《东坡乐府》,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贴》《祭黄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贴》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 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汉时称圣湖。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原是与杭州湾相通的浅海湾,后由于泥沙堰塞,海面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为一个湖。古来人们一直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的语言对它的景色做出了不同概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2、学生自由读熟古诗。

3、读读注释与同学交流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奇:奇妙。诗意: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诗意: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是淡装还是浓装,都是一样的合适。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进一步体会诗情诗意。 朗读提示:


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要突出“晴”“雨”“西子”“总”等词语。 三、背一背古诗。 四、写一写。

1、正确书写“潋、滟、亦、妆” 2、默写古诗。 五、课后阅读

搜集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开一次“古诗朗诵会”,在会上交流。 板书:

21 古诗两首

参考资源:义教课标版三上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作业 教学过程

一、学生独立作业

1、理解下面的诗句中字、词的意思,感受诗人所描写的意境。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中断:开:回:

这两句诗描绘了巍巍的和滔滔的。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西子:相宜:

这两句诗选自的,诗人把比做,赞美了。

2、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题后括号里。 潋滟中断淡妆空蒙

1)波光闪动的样子。() 2)云雾迷芒的。()

3)轻轻地、稍微地化妆。() 4)表示动作在进行时突然停止。() 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的作者是代诗人。这是他送好友去扬州时写的送别诗。 2)从“。”这句可以看出时间是季,从“”这句可以看出和好友分别的地点是。 3“诗人看着好友乘坐的小船,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天的尽头,眼前只有长江滚滚东去,流向天边。”这是哪句诗的意思?把诗句抄下来。

二、解答学生作业疑难。 课后反思: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ec7a8e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