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借款合同中的利息、罚息、复利如何计算 金融借款合同中经常会出现利息、罚息、复利的字眼,这三者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呢?我们通过下文介绍一下。 利息是借贷双方按照商业原则确定利率计算贷款合同期内的资金使用费。所以,在金融借款合同的利息指的合同期内,借款人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按期向贷款人支付的资金使用费。 利息以借款本金为基数,按照资金使用时间和合同约定的利率计算。 罚息是贷款逾期或者借款人未按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借款,根据合同约定的罚息利率计算的利息。借款人如不能按时偿还贷款,自逾期发生之日起,以逾期本金为基数,按照合同约定的罚息利率计算罚息。借款人如未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自未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之日起,按照合同约定的罚息利率计算罚息。 贷款逾期后的计算的罚息,其实就是贷款逾期后如何计算利息。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罚息利率由贷款人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贷款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0%-50%计算。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罚息利率,按照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100%。 复利简单说就是利息的利息,具体来说是贷款人(金融机构)针对借款人欠交的利息而计收的利息。通常提起复利,人们容易与“高利贷”、“地主”等贬义词汇相联系。但事实上,金融借款合同是存在复利的,且为合法。 金融机构仅对贷款合同期内欠付的利息计收复利,复利计算基数不包含本金部分。对不能按时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 总结一下,罚息是贷款逾期后按照罚息利率计算的利息,复利是对借款人欠付的利息而计收的利息,二者都属于广义上的利息,但与借款合同中的利息又明显不同。所以,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中一定注意区分利息、罚息和复利,并知道如何计算。 【法律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二、关于在合同期内贷款利率的调整问题。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利率由原来的一年一定,改为由借贷双方按商业原则确定,可在合同期间按月、按季、按年调整,也可采用固定利率的确定方式。 5年期以上档次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参照人民银行公布的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自主确定。” 《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逾期贷款或挤占挪用贷款,从逾期或挤占挪用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收罚息,直到清偿本息为止,遇罚息利率调整分段计息。对贷款逾期或挪用期间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按季(短期贷款也可按月)计收复利。如同一笔贷款既逾期又挤占挪用,应择其重,不能并处。”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三、关于罚息利率问题。逾期贷款(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日期还款的借款)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二点一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五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100%。 对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从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收利息,直至清偿本息为止。对不能按时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 【作者声明】本文系天津泽惠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请转载中注明:本文转载自“公司法律事务天津律师服务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edfcb2a87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