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育意愿研究综述

时间:2022-12-21 09:23: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外生育意愿研究综述

西方发达国家较早的进入了人口负增长阶段,因此对于生育意愿的研究也较早,西方学者关于生育意愿的研究成果很多,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和社会学度两方面进行归纳。



一、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人们的生育意愿

1.成本与效用理论

莱宾斯坦在《经济落后与经济增长》一书中强调,人们的意愿生育子女数量取决于出生孩子所能提供的效用以及精神上的满足与抚养这个孩子所需要负出的成本的对比关系。在作出生育选择时人们也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当生育所带来的效用大于他所负出的成本时,人们就会倾向多生育,但反过来,当生育所带来的效用小于所付出的成本时,便会倾向于少生育。而且他的研究还表明,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增长和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养育孩子所付出的成本和孩子所能提供的效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养育孩子所需的直接成本随之提高,此时,生育孩子的效用小于所负担的成本,因此意愿生育数量会减少。



2.孩子的数量与质量转换理论

贝克尔的研究认为,在家庭中,孩子被看做是与其他消费品相同的,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对优质品的需求更大,也就是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对孩子的质量需求会更强,因此,对孩子的支出也会随之增加,孩子的支出增加,自然也会减少生育孩子的数量。因此他的研究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对孩子的数量的需求反而会减少,对孩子质量的需求会增加。



3.时间分配理论

同样是貝克尔,他在1965年提出了有关家庭时间分配的理论,他认为对于女性有工作的家庭来说,生育将会占用女性大量的时间,影响她们的工作进而影响家庭收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她们为了家庭的总效用能够达到最大化,就必须在生育和就业之间做出选择,因此,母亲的收入与社会地位对她们的生育意愿有重要的影响,决定生育数量的因素不是孩子的质量而是母亲的质量。



二、从社会学出发对生育意愿的研究成果

1.社会毛细管理论

社会毛细管理论是法国社会学家阿森·杜蒙特提出的生育意愿与社会地位相关的理论。他认为如果家庭地位要像毛细管那样上升,就只能减少生育的数量。因为父辈如果想要提升他们个人的社会地位,就必须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充实自




己的能力,而且为了保证自己的子女未来能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就必须增加对子女教育和培养的成本,因此,他们不得不选择少生育子女。



2.文化扩散与互动理论

很多学者研究发现,个人的生育意愿是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且文化的扩散可以改变生育意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会学S.C.瓦特肯斯特的研究表明,生育意愿是其生育主体在互动的过程中观察他人生育而学习和模仿的结果。另有研究表明,生育意愿以及生育模式的转变,是通过文化的传播,以及人们对其进行模仿的结果,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是模仿,是对文化、生活方式的模仿。



3.多方面影响理论

西方学者们既看到了经济因素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同时也看到了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在影响生育意愿中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综合的多方面影响理论,该理论认为生育意愿是受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



三、国外研究成果述评

总体来说,以上两个研究的角度都为我们研究生育意愿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经济学角度运用经济变量对生育微观主体的生育意愿进行考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性思考的角度,無论是从研究的方法上还是从研究的角度上,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社会学则根据文化习俗对生育意愿进行了分析,它更多的是一种非经济的分析,它把生育意愿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把生育意愿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找出影响生育意愿的其他中介因素。



即使西方对生育意愿的研究贡献较大,形成了很多理论,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就是西方学者运用成本与效用理论对生育意愿进行解释时,是以发达国家的国情为出发点的,他忽略了发展中的国家所特有的生育文化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对生育的成本并没有进行所谓的理性计算,而是更多的出于一种非理性的选择,因此,经济学出发研究生育意愿明显具有片面性。



其次 ,西方关于生育意愿研究的最大不足就是它所建构的理论都无一涉及到性别问题,不能体现出生育意愿中所涉及的性别偏好的要素,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性别偏好问题却普遍存在,因此,用西方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生育意愿时他的适用性就大大降低了,无法很准确的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fb1619af2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