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学与哲学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佛学与哲学 摘 要:佛学作为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与哲学的关系很密切,但它们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本文从佛玄合流、唯心主义与佛教的区别上来论证佛学与哲学的区别和联系。 关键词:佛教;哲学;意识形态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对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及社会风俗均有相当影响,一度形成佛玄合流的景象,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佛学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它即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它也是以哲学形式出现的宗教思想。它的基本目的在于说明佛教观念的合理性和佛教生活的必要性。哲学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佛学神秘的宗教思维方式使佛学一传入中国,就使佛教与哲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 哲学与佛学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哲学与佛学互相影响,相伴相生。哲学与作为宗教之一的佛学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都是远离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由于哲学与佛学处于意识形态的同一层面上,使其在相互作用中极易相互过渡,并且相互包含。哲学和佛学都是世界观,佛教与哲学作为世界观,它们必然要提供关于宇宙的模式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基本原则,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哲学作为理性思维的最高形式,要求从直观的感性现象背后探讨世界的本源、世界的一般性质和普遍规律,人们可以从理性的角度探讨各种问题及世界的终极问题。佛教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命题也是非理性的,例如佛教的缘起论用因缘和合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把一切事物的现象看成一定关系和条件的产物,认为因果律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否认创世主的存在。缘起说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诸法无我,诸法无常”的教义,认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从而把宇宙观和佛教人生观直接联系起来。佛教超越时代、民族的界限,它之所以能跨越历史、国度而流传,是因为佛教研究生老病死,根除生老病死的苦痛。人类在发展阶段上,总是寻求向上的意欲,而这种本性总是与现实苦难发生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用宗教来承担,佛教把生老病死归于自心,从精神方面来寻找出路,它强调调养和调节身心,采取修行的办法来缓和这种矛盾,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在变化,也繁衍出众多宗派、教旨、教风也出现了歧义,但根本宗旨仍然是释伽牟尼出家要解决的问题“我若不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终不还宫”,“我欲为一切事件求解脱,故出家修道。” 哲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它是一种大智慧,是反思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哲学的巨大的生活价值,莫过于用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来表达。哲学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它对当代人类巨大的生活价值,就是对时代性的“意义危机”作全面的反应、批判的反思、规范性的矫正和理想性的引导。因此,真正的哲学,不仅仅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达”、“总结和概括”,更重要的是时代精神的“反思和表征”、“塑造和引导”。它以自己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提问方式以及对新问题的新的求索,批判性地反思人类生活的时代意义,理论性地表征人类生活的矛盾与困惑、理想与选择,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这就表明哲学与佛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哲学立足于虔诚的信仰和繁缛的清规戒律上,而是基于理性的思辨和逻辑的论证,去回答世界观、人生观问题,而佛教从本质上看是非理性的。但它要借助理性思维的力量建立和巩固它的信仰。 2 佛玄合流 佛教自传入中国,吸收了中国哲学玄学的神秘主义思想后,它所谓的本无、心无、即色三派的教义正好与玄学的贵无、崇有、独化三派相应。大乘佛教般若学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而成的,因而是没有自性,没有实体,是空的。从哲学上讲,这是对客观事物有没有真实性、永恒性的看法问题,是对本体和现象的关系的看法问题,是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根本问题。王弼的贵无论认为,万有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本体,这就是“道”(或者为“无”),世界万物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为有这个本体,多种多样的世界万物,就是这个本体的表现,世界上的形形色色的万物(有)只是现象(末),而在这些现象之中,有一个更根本的东西决定着万有的存在。东晋最博学的佛教学者道安,一生致力于整理经典,辨别真伪,编纂了佛教丛书的目录,组织了佛经的翻译工作,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材料,他对佛教讲“空”的理解基本上与王弼的玄学“本无末有”、“崇本息末”的“贵无”思想差不多,道安讲的万物的形成和变化是“出于自然”,没有一个“造物主”(“岂有造之者哉?”,这比简单地认为世界是有一个人格神的造物主创造的宗教说教要巧妙多了。慧远是道安的弟子,他进一步发挥了道安的“本无”理论。他认为,万物的发生、变化都根源于精神感情活动,如果不使感情发生,也就没有万物的发生、变化。所以他说:“有灵则有情于化,无灵则无情于化。无情于化,化毕而生尽,生不由情故形朽有化灭。有情于化,感物而动,动必以情,故其生不绝。”而要使感情不发生,就必须认识万物以至人的本性都是虚幻而不真实的,也就是“本无”的。他说,万物的生成都是各种“因缘”(条件)的暂时凑合,没有独立的本性一,所以虽说是“有”,而实际上是“无”。这就与玄学家王弼的思想如出一辙,还有许多僧人和学者,他们把“佛玄合流”的景象推向了极致,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3 哲学上的唯心主义与佛教的区别 柏拉图哲学是西方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的理念论的最高层次是关于善的理念,善即是神,他认为人世间有主宰万物的太阳,那么他的理念世界也有一个主宰,那就是神,他的唯心主义与佛教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唯心主义是对意识和物质关系的颠倒,以逻辑思维完成和展现了其颠倒的内容。它承认意识对物质的首要意义,反映方式是理性的、现实的,而佛教是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的关系的颠倒,是对超人间力量的信仰和崇拜,它用虚幻的想象代替现实的存在,神化了颠倒的世界。反映方式是理性的、非现实的。其次,从根源上看,两者的颠倒性质在发生根源上是各不相同的。哲学唯心主义源于从古代肇始的人们对世界来源问题的兴趣和解答需求,是有意识地解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的结果,因而它的颠倒是置根于认识论中的,是由认识论方法的错误造成的对现实理解的错误。哲学唯心主义是对现实的颠倒的反映。对哲学唯心主义的清除,要通过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实现。而佛教的根本宗旨则还是释伽牟尼出家要解决的问题,摆脱生老病死而产生的种种苦恼,解脱人类由既定生存方式所产生的根本问题。中国的佛教徒把这宗旨用三个字来表示“了”、“生”、“死”,“生、死”是诸苦之本,生死若不了,一切痛苦没完没了,生死若了,一切痛苦都没了。 综上所述,佛学理论与哲学思想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相互区别的物质,它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意识形态的不同视域,我们从中可以获得不同的精神享受。佛学的神学思辨、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的神秘思想,吸引着大多数人捕捉它的存在,而具有哲学思想的人,则具有高明的识度,高远的气度和高雅的风度。 参考文献 [1]胡春风.宗教与社会[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2]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祁志祥.佛教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孙正聿.当代哲学的理论自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0c1228385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