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小学数学内容最主要的就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然而,在这过程中出现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即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往往是班里成绩优异的同学对课程内容吸收较快,而后进生积极性较差,很少发言,从而达不到预期。对此,本文通过对造成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原因进行阐述,针对培养后进生计算能力提出解决策略,希望能促进后进生有效进步,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后进生;计算能力;培养 引言:数学作为三大基本学科之一,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对学生表达能力、领悟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不可或缺。小学数学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计算能力具有较大的价值。对后进生来说,计算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小学数学教师通过一些策略为学生搭建学习氛围,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对其学习成绩进行有效的提升。 一、造成小学数学后进生的原因 1、对数学学习缺乏积极性 当前教学中,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并未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教数学的世界是丰富而多彩的,然而学方式。教师的讲解多比较程序化的,内容也不够丰富,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加上此时学生正身处叛逆期,在学习过程中极其容易产生烦躁感和挫败感,若是碰上不理解的内容,他们大多不会迎难而上,而是破罐子破摔,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而老师此时也没有能够采取良好的方式加以引导,以至于他们逐步丧失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不爱学习数学。 2、学习数学的方式不够合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格外地用心去学习,因为计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主要涉及加减乘除这些基本的四则运算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部分。在大多数的题目中,计算占据大部分,甚至在一道题正确性上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后进生往往在计算时按部就班,进展到不理解的步骤就自动放弃或者只做老师布置的题,也不私下去做题,促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难以提升。 二、小学数学培养后进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1、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深知拥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确保自身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真正站在学生角度想问题,认真思考适应学生的教育理念,确保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互相提问、互相回答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多多鼓励引导学生,及时为学生解答疑惑,与学生和谐相处,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后进生也能逐步朝着好的方向转化,在班级的带动下取得有效进步。 2、通过多样化学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学习效率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合作。仅仅采用学生间的合作形式较为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且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宜的课堂小组合作模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通过采用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模式,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师生更加配合,学生学习效率更高。 例如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基于小组合作模式学习带领学生学习。组内的优等生先将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讲给后进生,使后进生有一定的理解,小组讨论完成后,教师再统一对全班同学进行讲解,这样学生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在教授学生“分数乘法时,可以通过师生合作模式,带领学生学习和理解。在分数加减乘除学习完之后,教师可以接着让学生思考加减乘除放在一起应该怎样算。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思考,可以提高师生直接的配合度。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实事求是,通过多样化学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为后进生制定一套专门的学习方案 对于后进生而言,他们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没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也并不能够代表他们没有其他的优势。教师应该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体会到学优生与后进生在学习方面的进步不同,后进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后进生制定一套适合其学习的方案。在课堂上多多提问后进生,并让他们在黑板上展示计算过程;在课下适当增加作业量,专门为后进生布置一定的计算题,教师及时批改,及时督促后进生修改错误,从而紧抓后进生的学习,促进其计算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师务必要加强对后进生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其在课后进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堂教学中,采用有效策略,包括及时转变教育观念,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样化学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学习效率;为后进生制定一套专门的学习方案等,正确地引导、带动学优生帮助后进生,同时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讨论,为后进生提供展现机会,激起后进生学习热情,促进其计算能力的提升,逐步朝着学优生方向转化,以此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宗君.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3):1. [2]赵志云.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19(6):1. [3]姚洪东.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才智,2018(9):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1145250ac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