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与司礼监

时间:2023-01-23 06:33: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明朝内阁与司礼监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在洪武十一年(1378下令,各部大臣奏事,不许同时向中书省报告。两年之后,朱元璋以主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宣布废除中书省。自此,宰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消失,而由皇帝对政府进行直接控制。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明确诏告:“以后嗣君并不许立翠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劫奏,处以重刑。”

朱元璋废除丞相,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皇权。而实际的情况是,在废除了主相之后,朱元璋并没有真正废除相权,而只是由他自己来行使相权。一直到他去世,他都非常“勤政”。为了提高自己“勤政”的效率,这位洪武皇帝甚至强令他的臣下,所有奏章都必须写得短而又短,并且必须按照指定的格式。可就是这样,他还是忙不过来。于是,他需要有一些文人学士侍从于自己身边,以备顾问、供咨询。早在废中书省当年的九月,朱元璋便设置春、夏、秋、冬四辅官,官位在左右都督之下,尚书之上。每月分上、中、下三旬,由四辅官分别依次轮值,备皇帝顾问,就皇帝交办之奏疏,提出意见,供皇帝裁决。但这一做法并未解决问题,作用不大,因此在洪武十五年(1382七月,朱元璋废除四辅宫,九月,仿造宋朝制度设立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数人,作为皇帝的侍从顾问。四辅官和侍从学士的设置,可视为明朝内阁之滥筋。至于对宦官或后妃、外戚干政的现象,朱元璋是深恶痛绝的。他就是再忙不过来,也决不用这些人来协助自己。特别是对宦官,他曾特别下令,不许他们读书识字。所以,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所强化的“皇权”,其实只是“皇权加上相权”。

这种权力的“加法”,对朱元璋的任何一个后继者来说,都是无法做到的。因为,要做好这样的权力加法,除了天赋异人之外,还必须具备像朱元璋那样的权威和治政经验。建文帝即位后,有时上朝晚了些,就有臣下进谏,说朝政因此被耽搁了;要求他能像他的祖父那样,天还不亮就起床,太阳还没出,就朝见群臣。其实,建文帝即便具有他祖父同样的意志,因为缺乏像他祖父那样的权威和治政经验,恐怕仍于事无补。

对于废相一事,建文帝是不满的。但碍于“祖训,他始终不敢恢复墨相,


而只是将朝廷六部的权力加强。但他再怎么加强六部权力,都不可能弥补作为政府中枢的相权的缺失。然而我们发现,当1402年(建文四年)朱橡攻入京师时,明朝的内廷(禁中)已设立了内阁机构,并备有特制的“文渊阁” 印。这件事暗示着,建文帝最终已经认识到,明朝在权力体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朱橡登基后,尽管史书上称他“革除”了建文时期所有变乱“祖宗法制”的做法,但他却恰恰保留了建文设置的这一“内阁”。据记载,明成祖朱楝于即位当年(1402的八月和九月,特选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人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密重务。因文渊阁地处内延,阁臣又常侍从皇帝于殿阁之下,故称“内阁”。但这时,人阁值班者专理诏册和制话,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章奏也不通过内阁,一切章疏批答皆出自皇帝,人阁诸臣谓之人阁办事。其后,人阁诸臣的地位逐渐升至学士、大学士。

明仁宗洪熙年间,内阁的权力逐渐加大,阁臣可以条对皇帝提出的议题,内阁大学士加官至师、保及尚书、侍郎。此后,多以尚书、侍郎授殿阁大学士。宣德和正统时,先后设东制敷房和西诺敷房,由中书官掌办文书,是为内阁属吏,内阁制度开始完备。皇帝批答内外所上奏疏,也开始命阁臣拟出意见,形成所谓的“票拟”、“批红”之制。这时,由于内阁具有代言拟旨的职责,逐渐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明代中叶以后,大学士主持阁务者称首辅,其余称次辅、群辅,朝位班次皆列于六卿之上。嘉靖至万历初,首辅得以独专票拟,阁权更重。有明一代,著名的内阁大学士有杨士奇、张璃、夏言、严富、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其中尤以张居正权倾一时,事功最显。

上述过程表明,相权已通过阁权,而转化为皇权本身。从此,明朝的权力体制,已不再是“皇权加上相权”的简单加法了。

要懂得阁权是皇权而不是相权这个道理,就必须明了与之相连的“票拟”和“批红”制度,以及宦官参与朝政的制度。宦官参与朝政,是在明成祖朱橡统治时期。到了宣宗时,宫中甚至专门设立了内书堂,教宦官读书识字。这种违背洪武祖制的做法,目的显然是要利用宦官来强化内廷政治。正统以后,明朝官员的奏章,都必须经宦官之手而呈交皇帝;而这些奏章在呈交皇帝之前,一般已经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先看过。明朝的宦官机构主要为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宦官二十四衙门,司礼监即为十二监之一。司礼监中设提督、掌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1d8bd4298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