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

时间:2023-02-02 00:01: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思想品德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实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水准。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持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理解的内化,促动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表达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能够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相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能够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持续完善自己的言行,理解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别,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理解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再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能够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以剧本的形式,实行亲自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不过生。 学生的道德理解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理解,深化明理,而展开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以前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升道德判断水平和道德行为水平。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展开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很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而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思辩水平和认知水平。

再如上网,这是当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水平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实行总结和准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擅长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展开实践 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实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理解,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水平,促动道德素质的提升。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多数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局部学生不注重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注重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很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后我安排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工厂、街道、名胜古迹。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表达,促动儿童由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 内化理解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自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理解。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设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设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再如《同学之间》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辉的父母离婚后,王辉由爸爸抚养。他的一些同学知道后,在背后议论他是一个没妈的孩子。教学时,我让学生换位体验王辉的心情,即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假如你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将会怎么想?同学们将心比心,正感受到离异子女已经够痛苦了,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戏弄,就使他更难过了。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会自觉地去同情和协助离异子女。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对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升了主体参与水平,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4133e0486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