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时间:2022-04-23 07:04: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活且丰收”



[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关键词]课堂高效性 学生主体性 教师主导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卖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潜在危险”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如何可以让《品德与社会》的课堂,充满活力,并且让学生真的有所感悟和收获,而非停留在明白书本上的文字道理,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结合日常教学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品德与社会》课堂“活且丰收”

一、创设合理情境,“吊起”学生的胃口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在学生的眼中,语文数学英语的区别就在于,是“副课”,不需要考试和作业,而《品德与社会》更是在高年级才开设的,那么许多高年级孩子看来,这一门课不用认真听,甚至会利用课上时间,偷偷地完成“主课”的作业。那么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怎么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我认为合理的情境,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例如:在新授《我更了解自己了》的时候,我事先跟语文老师做了配合,语文老师利用小练笔的机会,布置了《自我介绍》的小作文,并请语文老师挑选出优秀的片段,和描写不够清晰的片段,然


后我设计了一个环节“猜猜我是谁”,将片段投影到黑板上,由学生朗读后根据文字猜作者。这么做,是利用学生喜欢猜谜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自己写的文字,猜身边熟悉的同学,可以很快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如果同学根据文字很快可以猜出作者,那么说明作者对自己的认识是到位的,同时可以使参与活动的同学和作者都得到鼓励,增强自信心;反之,则说明作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清晰,借此引起学生反思:“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同时引导作者修改自己的小练笔,再次投影展示,检验自己的自我认识能否得到同学的认可。这样的课堂活动,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机会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强学生的“课堂存在感” 二、扮演不同角色,引发学生思考

春节晚会的节目中,最受观众欢迎的是小品类节目。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并从中有所感悟。而《品德与社会》这么课程的知识目标,就是使学生明白许多道理。道理从何而来?当然从生活中来,那学生怎么主动去感悟这些枯燥乏味的“大道理”而不是老师一味地传教呢?我觉得可以尝试将“小品”搬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展示生活场景,感悟生活。例如《心中有规则——引以为戒》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回忆“非典”时期的人和事,使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才可以真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那么在新授这一课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叫“大家来找茬”,通过学生分组用小品的形式展示不同的生活片段,其他组同学欣赏的同时观察:小品中的人物的哪些行为遵守了哪些规则,些行为违背了哪些规则,你觉得规则重不重要,为什么?这么设计,一来,游戏的名称是学生熟悉的一款QQ游戏的名称,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二来,抓住小学生喜欢对同学“挑刺”的心理特点,他们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带着任务去思考,很容易发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表演的形式比书本上的文字更直观,对学生的视觉会产生更大的冲击,同时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三、允许课堂吵闹,引导学生辩论

“安静”的课堂氛围,很容易使部分同学走神,许多同学看似专注,实际上心已经飞出课堂,反而是“嘈杂”的环境,会让学生时刻提醒自己“这是《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我正在上课”《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就是要教会学生


明辨是非,那么为什么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呢?例如:《我在班级中的权利》这一课要求学生在思想上逐步对自己在班级中的权利有所认识,理解权利的真正含义,知道在自己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并且懂得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所以在教授这一课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明辨是非”的环节,将班级同学分成两组,一组为正方,一组为反方,针对课本上的案例“乒乓球桌的风波”,评价班长做得是否正确。虽然说将怎样行使权利的的问题抛给五年级的学生,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书上的“友情提醒”可以给他们很大的帮助。在整个过程中间,我是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学生展开自由辩论,我只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面引导,让学生学会陈述自己观点的句式:“我的观点是......因为......这样设计,可以使每一位同学都有话可说,使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不是像往常一样,一节课只有几个“活跃分子”在发言,剩下的同学并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另外,辩论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在初步体验辩论会的同时,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要想把书本上的文字道理,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品德,就需要让学生“主宰”自己的课堂,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自己明白事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实现《品德与社会》课堂的高收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48697e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