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国学文化

时间:2022-06-12 21:47:3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粽子的国学文化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粽子,端午节的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屈原投江而发明的祭品。迄今为止,粽子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另有民间传说:包粽子其实是暗示屈原是被绑着扔到水里害死的,并不是自杀的。

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而被广为传颂。端午在即,中之杰为广大顾客准备了丰富多样的游戏互动及国学讲堂,让人们在享受美味之余,更深入了解中华国学文化。

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也复杂,尤其是馅,变化多样。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稻草灰汤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北方的粽子,多是糯米所做,蘸白糖食用。国内的粽子,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嘉兴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誉。

离开家乡一直出差在外,大江南北的跑,很难吃到可口的饭菜,正宗的家乡口味就更是做梦才有。我是从小就爱吃粽子的,不管过节与否,粽子都是我的主食。可是在外漂泊的几年里,却从来没有再吃到过家乡糯米的那种清香,现在的粽子样式五花八门,却再也难找到最初的味道,只留下不纯正的粽叶,多糖精的枣馅、肥腻的肉蛋。

可是直到有一次出差到朋友的家乡,正赶上端午,她急忙的给我送来一袋粽子,本来没报希望的我只小小的咬了一口“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心中竟想到了这句诗,这正是纯正的“竹叶粽”的味道。低头看到“中之杰”三个字......

后来,我留在了这里,再后来,她成为了我的妻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4242db404a1b0717ed5dd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