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时间:2022-07-22 00:29: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形势下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摘要: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坎坷,就像晴朗的天空会出现乌云,美丽的草原会跑来狼群,平静的海面会掀起巨浪一样。挫折是人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具有不可避免性;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它又是可以控制的;挫折是一所学校,又能教人们学会生活。当代中学生是在非常顺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是在蜜水中泡大的。因此,他们更容易在生活、学习中遭受挫折。 关键词:挫折教育 心理素质 教育方法

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这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生活体验。在人的一生中,你随时都会面临困难、风险与失败。但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够正确地面对失败。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下面,笔者拟就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形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首先必须使他们形成对持挫折的正确态度,主要是指面对困难的勇敢性和面对失败的不屈性。有的中学生一般情况下,也不怕困难,但倘若遇到太多太大的困难,例如,学习上遇到 拦路虎、生活中遇到非常不顺心的事情等,往往不敢正视现实,不敢迎着困难而上。如果你是一个害怕困难的人,就请记住歌德的名言: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许多;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因此,对于困难我们既不必害怕,也不必回避, 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勇敢地迎难而上,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我们对待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二、提高耐挫能力,强化心理素质

1.加强耐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教育。我曾做过这样的挫折实验:假如你是汶川的一个中学生,在地震中你的腿被砸断,被救出后双腿被截肢,父母还在地震中双亡了。这时候,你会怎么办?学生们一听,很多表现得很痛苦迷茫,一个女同学当时就说:哎呀,那我没法活了!这说明中学生对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往往不足或根本毫无准备。因此,教师可设置一些有一定困难和障碍的情境,也可利用班会等相适宜的场合,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不快程度及转化情况是由自己控制的;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这样,学生便能做好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2.树立榜样,提高耐挫能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提供的榜样类型有:第一,中外名人中战胜挫折的典型范例。例如,忍辱不屈、发愤著史的司马迁;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张海迪;虽处境维艰但倔然自强的达尔文、曹雪芹等。第二,国内著名同龄人中的模范人物。例如自造逆境、锤炼自己的赖宁等。第三,学生身边的同学榜样。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从这些闪光的形象中获取勇气和力量。

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耐挫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力。要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首先要克服孩子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能谦让,能合作,能吃亏,然后才能竞争。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尽管身为亿万富翁,但却要求子女自己去擦皮


鞋、打工挣钱;印度也规定了小孩的饥饿日以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等等。这些国家的做法,无疑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为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为学生创设受挫情境。如远足、野营、登山、军训等,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以提高其生存能力、自理能力,作好迎接逆境、向挫折挑战的准备。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心理素质。《美国人的家庭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孩子以后的生活道路还很长,做父母的都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幸福健康的生活前程。身体上的缺陷无法弥补,但如果他们有一个强健有力的精神支柱、健康的心理、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以后,会比在父母的怜悯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要有能力和健康得多。这说明,作为家长不仅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样,作为学校,也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明白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正常、情绪反应智谋适度、意志品质健全、人际关系协调、社会适应良好等,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其耐挫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人的心理素质,包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面对新形势,我们的教育中缺少挫折教育是不行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都来重视对中学生的挫折教育 参考文献

[1]沙柳 72:12看孩子为什么变懒了[J].中国教育报,20065 [2]姚俊 挫折教育——一个新的德育课题[J].教育科学20052 [3]付淑芳 刘杰 家庭教育,你往何处去[J].普教文摘,2006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44beed327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