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考作文真题预测 雅俗需共赏 请各取所好,实现雅俗共赏。下面是提供的真题预测,供应大家参考! 关于“雅”与“俗”的定论与分界,恐怕难以到达一致,一方面是由于受众的审美情趣各不相同,另一方面是有感于文学作品的参差不齐,难以妄下评判。 于此,笔者愚见,与其喋喋不休,非要在“雅”“俗”间划定楚河汉界,倒不如求同存异,雅俗共赏。 所谓雅俗共赏,显然易见,一那么是“雅”,即雅人雅物,二那么是“俗”,即世人众物。 具体而言,“雅人”,顾名思义,应是文采斐然,学问高深,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文人学士。既然如此,在文化素质、认识水平、个人意趣的影响下,追求高端,深奥的文化,无可厚非。此外,于文学研究,精华总结而言,“雅人”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倘假设没有哲理性的高度概括,怕此时的文化消费市场将不堪,一片零碎,缺乏必要的精魂。 同时,作为文化主要消费者,世人,即芸芸群众,也同样不可无视。思想的碰撞市民文化的繁荣,从而推动时代的变革,教育的与时俱进,可以说开展群众文化是思想界自下而上的革命。 所以,无论是“雅人”或是“俗人”,都不可忽略其力量,唯“雅”“俗”共赏,才能实现文化繁荣。 除了受众这一因素要求雅俗共赏外,文艺作品本身也担负着满足雅俗不同需求的任务。纵观文艺开展历程,莫不是从阳春白雪到深入民间的转变,又怎能断定雅和俗老死不相往来呢?正如一位作家所言:只有扎根现实的作品,才能开出娇艳的花。那么,文艺作品便是在“俗”中实现“雅”,在“雅”中升华“俗”的载体。 综上,文艺作品的宗旨及其性质,要求“雅物”与“俗物”,即高深学问之书与市井文学共存,从而实现雅俗共赏。 当然,针对广义上“雅”与“俗”的争论从未休止,但不可否认,二者的存在都有其积极性,所以我之见是:争论的要点不应该针对谁是谁非,也不应该是谁存谁亡,而是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共放光芒,满足“雅”“俗”之人,也保证文化市场的多样性。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王羲之之语,同样适合艺术作品的欣赏。 那么,请各取所好,实现雅俗共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6ffef4a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