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律动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时间:2023-03-05 18:33: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声势律动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至关重要,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音乐教师面临主要问题,而将声势与律动实践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其可以有效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述声势与律动及其特点,而后针对中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展开分析,进而针对两者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实际应用展开研究,旨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声势;律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

在当下素质教育环境中,音乐教学则成为现代小学教学课程中基础课程之一,将声势与律动实践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时,其可以将音乐要素更加直观、清晰地展示出来,对学生形成多种感官刺激,在活动中体会音乐的内涵。虽然声势和律动可以为提高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学质量起到帮助,但如何有针对性的应用仍是现代教育人员须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声势与律动概述及特点 1.声势概述及特点

1)声势概述。通常,声势主要是指可以发出声响的人体动作,例如:拍手、跺脚等,而声势则是指肢体产生节奏感,以此来实现对音乐内涵理解与音乐知识了解等。在将声势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时,通过声势可以锻炼学生肢体协调性,实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2)声势特点。在声势训练中,音乐的差异性在学生脑海中产生多元化思维,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内涵感悟。通过声势练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反应能力,动作跟音乐之间形成二声部的效果,加深学生记忆力、感知能力、节拍感、节奏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声势训练后,学生在听到音乐时身体会自然做出一定动作,这时就可以有效实现激发学生创造力,为培养学生身心发展起到良好帮助。 2.律动概述及特点

1)律动概述。律动主要分为音乐律动与节拍律动,其中音乐律动主要是指音乐中的舞蹈性,组成音乐律动的元素很多:连线、分句、音乐线条、音符时值、作者标注的重音、作品的风格等等;节拍律动主要是指有节奏地跳动运动,多指人听到音乐后,按照节奏而通过身体的方式表达的舞动。(2)律动特点。律动不是单纯的舞蹈或肢体活动,而是音乐要素的体现方式,包括节奏、节拍、乐句、速度等,有助于动觉、听觉、触觉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律动有更高的体系即体态律动学,创始人是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他的特点有相关内容书籍可考。还值得一提的是埃尔夫丽德·芙伊德尔。她是体态律动的先锋探路者之一。1910年她曾观赏过达尔克罗兹所教授音乐学院学生的一场音乐与动作表演【1】。 二、小学生中低年级的特点

小学生低年级主要是指小学生1年级——2年级,该阶段主要作为幼小衔接阶段,而学生在这一阶段中需要完成对自身角色转变,并充分明确自身小学生身份,同时从幼儿园半玩半学状态转变为专注学习状态。在这一阶段中,家长与老师应相互协作共同引导,帮助学生开启学习阶段,并为学生打好基础。一旦出现未打好基础时,后续会需要加倍的努力来纠正,这时就可能造成孩子一直无法完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为高年级的小升初打好基础。要做到良好的承上功能,也要达到优秀的启下效果,从而让孩子的学习随着年级的递增稳步前进,使优异的学习贯穿整个小学【2】。在音乐层面,他们通过两年的音乐课学习,在节奏、节拍、乐感、乐器演奏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


三、声势律动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实际应用 1.明确声势律动教学内容

在进行小学音乐声势律动教学时,需要充分明确教学内容,从而为教学更好地开展奠定下良好基础保障。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小学音乐声势律动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速度感教学。音乐声势律动教学需要建立在稳定节拍感之上,而节拍感主要是指在长时间学习中,依据音乐自身速度,准确找出乐曲的恒定节拍和节拍的规律,可以准确诠释音乐速度。在培养学生节拍感时,需要根据每首音乐特点与内涵,通过系统性学习使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速度和恒定节拍;2)律动感教学。进行音乐声势律动教学时,需要针对学生提高音乐自身律动感教学。其特征主要有:节奏:四分音符接近人正常走路的速度,八分音符接近行进式跑步的速度,十六分音符可以感受到秒表式跑动的感觉,而部分音符相互组合后形成的律动,则会与生活中的声音较为相似。音高:依据柯尔文音乐手势,音阶在人的身体都有对应的位置,教师可以运用乐曲中较为形象的节奏或者音高特征,结合乐句设计律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 2.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相同音乐理念在不同学生脑海中会出现多种音乐思想。一般情况下,学生对音乐理念表征并不属于音乐理念定义,而是会出现与理念定义相关表征形式,并在表征时会添加自身理解与想法。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学时,可以通过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1)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实现培养学生兴趣。透过相关研究可以得知,通过调动学生感官可以有效提高对学生音乐声势律动培养效率。例如:不同身体声势感受节拍强弱规律;在《动物唱歌》教学中,借助歌曲中的特定节奏型,进行声势练习;《两只小象》教学时,结合节奏设计有趣的口令,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舞活动,不仅熟悉了乐曲、锻炼了学生的节奏感、乐句感、更是社交能力的锻炼(2)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实现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声势律动是实现音乐教学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确保后音乐教学可以顺利进行主要因素。激发学生想象力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包含素材,并通过语言引导与肢体动作引导等方式激发和鼓舞学生。例如:《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中,渗透草原背景与少数民族文化,使学生体会到音乐的民族性、多样性等内涵,有效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兴趣【3】。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将声势律动应用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时,通过明确声势律动教学内容、创造声势律动教学环境、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将声势律动实践在音乐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音乐兴趣,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最终有效实现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艺术思维,从而为学生今后学习生涯起到良好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恬恬.浅谈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都市家教上半,2017(3):250-250.

[2]李韵娜.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探讨[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254-254.

[3]刘晨曦.律动引领音乐——体态律动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2017(6):103-10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89f66c033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