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设计 那马初级中学 徐小娟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分析孔乙己性格特征。 2.分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探究性学习重点】 1.学会赏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2.探究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从小说三要素导入(2分钟) 二、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8分钟) 思考:孔乙己有着怎样的性格?阅读、思考、点评 三、 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引导语:如果你也有机会到咸亨酒店,你能够一眼就能看出哪一个是孔乙己吗?请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孔乙己特殊身份地位的一句话 抓住“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引导理解学生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地位及死要面子的性格 “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惟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四、 细读品析(学生小组讨论,说说个人见解)(25分钟) 引导学生细读第4段和第7段,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运用“我看孔乙己是_____(概括其特点或性格)的人,因为文中_____(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的句式,进行赏析。 例: (学生发表看法,教师引导) 1、酒客嘲笑孔乙己没有“进学”时的神态描写 点评:梦寐以求的是读书做官,却一生未能“进学”,这成了他最大的痛苦和羞辱,别人毫不留情地直戳他这块精神上的伤疤,正是击中了他的要害。 2、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的孔乙己的动作描写,小伙计的心理描写“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点评:孔乙己受尽了成人的取笑,感到孤苦寂寞,只好向孩子说话。他把毫无用处的“回”字的四种写法当做学问来炫耀,说明他中封建教育的毒很深。 “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之低,说明了人们鄙视孔乙己的原因。 3、孔乙己“偷窃”时“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 4、孔乙己“偷窃”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贫困无法自存不得已而为之。 5、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受他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认为“万般皆下品”,不愿劳动。 6、孔乙己“从不拖欠酒帐”说明他质朴、忠厚。 7、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明他中封建科举的毒害很深。 8、孔乙己“热心教伙计‘茴’字写法”表明他空虚无聊迂腐。 9、孔乙己“遭到冷遇”表明他地位卑下,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小结:孔乙己是一个功名不就,却自命清高;四体不勤,却好吃懒做;贫困潦倒,却死爱面子;受尽摧残,却麻木不仁。 五、学生讨论归纳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 (5分钟) 引导语: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 1社会原因。 (1)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毒害。 (2)民众的麻木不仁、冷漠 2自身原因。 死要面子、好喝懒做、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六、归纳出主题: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期倍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 七、在孔乙己身上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附:板书设计 小说的三要素 《孔乙己》 人物 好喝懒做 情节 死要面子 环境 迂腐 善良、热心 悲剧原因:自身 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毒害 死要面子、好喝懒做、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社会 冷漠的社会 《孔乙己》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经典小说,内涵很丰富。我备课时,选择从人物分析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和重点:1、学会赏析人物形象的方法。2、探究孔乙己悲剧的原因。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确定文中的第4段和第7段作为研读重点,引导学生深入课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8de033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