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词解释: 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年间,政治清明,社会较为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重视选官用人,注意纳谏,同时也重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从而诞生了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开年年间,唐玄宗先后任命一大批能干的官员,通过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抑制食封贵族等措施,是开元年间,政治清明,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推动了教育文化的繁荣,成为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三省六部制:三省之名存于魏晋时,隋唐时正式成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由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组成。尚书省下还有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中书省为决策机构,门下省为审议机构,尚书省为行政机构,三省互相牵制,对防止权臣篡位,稳定政局,维护统一都起到积极作用。 科举制:为加强中央集权,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设立科举制,用考试来选官员,有秀才、明经和进士科。到唐后进一步完善,有增设武举等科目。科举制的设立,改变了以往门阀氏族把持选举的弊端,重才学轻门第,有利于统治的巩固。 府兵制度:形成于西魏,北周时期,实行兵农合一制,府兵的行装,兵具,军粮都要自备。府兵仍需定期服役,相当于预备兵,调 兵权归兵部掌握,战争时,将领是临时委派的。这一定程度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调征收时,据收成好坏,定减免的办法,官僚贵族可按规定免赋役。这些规定对唐前期的社会生产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96309d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