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礼物馈赠文化

时间:2023-12-28 09:14: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特色的礼物馈赠文化

【摘要】中国文化或多或少受到人情的制约,礼物作为中国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性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礼物是中国人情交往当中做人的技巧门面如逢年过节的礼物馈赠和礼尚往来,这是中国人做人的方式之一。阎云翔的《礼物的流动》以中国东北的农村为切入点,从社会基础、文化内涵以及人际结构等方面探讨中国的礼物馈赠文化。



【关键词】礼物;社会网络;交换理论

阎云翔的《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以对黑龙江双城县的下岬村的礼物交换活动的田野调查为基础探讨中国乡村礼物交换活动的文化内涵,他利用格尔茨的文化解释的视角,通过共时和历时的比较阐释礼物交换活动在社会结构中的关系,以及与其他文化背景中的礼物交换活动的比较对传统的礼物交换理论提出挑战,如对莫斯《礼物》中的互惠原则以及始于马林诺夫斯基,莫斯等人的经典著作的讨论所得出的礼物交换的规范和规则:第一,礼物总会带来回礼,因为互惠原则迫使受礼者采取回赠的行动。第二,在送礼者和受礼者,前者总是处于优势地位,因为回礼的义务使受礼者处于被动的负债人的境地。



一、中国特色的礼物交换受到儒家文化影响

作者通过中国与印度在方面的比较研究证实了中国礼物馈赠文化的自身特色。在注重礼上往来礼尚往来的中国社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交往理念指引下,表达性的礼物馈赠活动与工具性的礼物馈赠活动必然长期共存,而中国的礼物馈赠活动(世界其他地方也一样)必然蓬勃发展,经久不衰。因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必须有个媒介,否则交往无法长久保持下去,而礼物恰好是人际交往的符号或媒介。



中国有独特的社交术语:人情、面子、门子、脸面等,无不凝结着又表达着人们对礼物这一上油剂的需求。中国是礼仪之邦,是对传统中国讲求礼节,礼仪的高度概括,在传统中国社会儒家文化重,这里的更多的也体现在礼物的馈赠方面。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物馈赠方面所发展出的一系列仪礼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如在中国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都必须有礼物的出现方才可高抬贵手,研究研究即烟酒烟酒。职务升迁,子女考学,求职,甚至日常人际关系的维护和保持都是这样。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朋友、亲人、夫妻之间还是有真情存在的,同时随着法制和民主的健全社会是以公平和公证对待每一个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几千年的传统观念想一下子全改变也是需要时间的,目前很多方面和地方人情的维护和表达依然经由各种各样的礼物馈赠,很多时候懂得礼物的馈赠场合及馈赠合适的礼物是一个人识时务通情达的象征。中国的礼仪文化博大精深,正是因此才有古代三礼的出现并流传于后世,而在众多的礼仪之中礼物的馈赠之礼是非常常见又很重要的方面。






二、馈赠礼物的选择基于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

与事物的现实距离决定了之间的文化心理距离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老百姓的开门七件事,和人们的距离很近,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因而成为人们礼物馈赠的对象自然顺理成章。



茶和民间纺织都是民间百姓生活的重要事象,它们既是百姓的生活必须品,另一方面也作为礼物出现在人们人际交往与礼物馈赠当中,婚礼中有下茶俗,葬礼中有叫茶习俗,此俗出现于鄂东,出现于荐亡哭丧环节,邻居,亲属摆茶,要死者回来喝茶,不要在路上买茶。而今请人上茶馆喝茶要么是对别人人情的回报,抑或是希望别人在某方面的照顾或保护,也可以将之视为一种礼物馈赠或交换。



民间纺织品出现之初可以说是为了遮身避体,防寒祛暑之需,后来纺织品作为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儿女的嫁妆这一曲折的方式馈赠给子女,母亲或一家之主把染过的布和未染的布在已婚或成年的子女之间平分。虽然不希望子女回赠,但父母总是有一种期待,那就是子女孝顺自己,老了养活自己,因为中国人讲求养儿防老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模式已基本被现代生活方式取代,女人将眼泪和抱怨一起纺进长线中的艰辛和苦难的生活不存在了,代之以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女人和男人同工同酬,民间纺织逐渐式微,成衣取代了家织布做的衣服。尽管如此,家织布和民间纺织却从来未曾退出过历史舞台,它依然在民间艰难地传承着,某种程度上它还保持着杨懋春、孝通他们当年田野调查时相似的情况。



尤其是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种回归大自然,回归传统的倾向,同时整个大环境也在提倡一种绿色消费和环保型的产品,因而家织布又有了很大的存活市场,一些中年农村妇女在农闲时节买来城市里纺织行业的次品线或自己纺线在家织成自己或家人朋友喜爱的花型,留待自己用,但更多的是作为子女的嫁妆或作为礼品馈赠给亲友,既很难得有不至于破费很多,受礼者也很乐意接受。



三、礼物馈赠文化的作用:人际关系的巩固与亲情的凝聚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礼物馈赠的民俗在悄悄发生变化,形式的变化更折射出民俗文化传承的时代性与创新性。在豫东农村,春节的头一周村民们忙着互相馈赠礼物。人们都拿了一个篮子或袋子,里面放满了自家做的蒸馍,这些馒头就是村民们之间交换的礼物在北京,礼物是不同寻常的和可爱的东西一件逗人喜爱的玩具、漂亮衣服或一盒糖果。



在山东,礼物的馈赠也十分普遍。杨懋春在山东台头村也见到过类似的情景。他目睹到他婶婶的外甥两瓶酒和一些馒头馈赠的场景:我婶婶从篮子里拿出一瓶酒和一半的蒸馍,然后十分奇怪的是,她又在篮子里放了一打她自己最近刚蒸的馒头。她说:你不能让客人空着篮子回家。后来客人临走时,我婶婶把篮子还给他并答谢他的礼物,然后来客就赞扬我婶婶的礼物,还说她本来应该收下另一瓶酒和其余的馒头。我婶婶说:礼物的情我们领了;我们十分高兴。请把其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a131377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