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文本阅读方式提高语文课堂展示效率 多文本阅读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要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开展利用多文本阅读丰富孩子们的阅读量,从而提高语文课堂上展示的效率。 一、以课堂为阅读主阵地,积极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根据课标的要求小学生的阅读量应达到145万字,而教材文本内容仅有15万字。这显然不能满足学生求知需求,再加上小学生自律性较差,在课外缺乏教师指导监督,也很难使读的活动顺利开展。因此,我们的阅读指导课要以课堂为主阵地,通过灵活的搭配组合,既确保了教学任务的稳步实施,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紧扣单元主题,搜集同类文章进行对比性阅读,丰富孩子的阅读量,夯实语文基础。 多文本阅读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样将文章组织在一起。课堂上,师生围绕一个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讨论,最终达成共识。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的结构基本都是一个单元一个主题,也就是说每个单元所有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分片教学的,从容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备课时,不仅要依据课标,认真研读单元教学目标和内容,还要思考这个单元为什么有这几篇课文组成,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还要思考组合在一起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明白了编者的意图后,我们也可以给学生多找一些这类文章,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性阅读。在多文本阅读备课阶段就需要明确主题,避免教学内容杂乱无章。如《古朗月行》的教学中,就同样援引李白的诗篇《静夜思》以及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多文本比较性阅读。 三、明确阅读目标,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做好阅读笔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教师想要提升学生阅读多文本阅读的效率,需要有效的提问。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教师在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时,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相结合,设计合理的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交流。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引导学生阅读《掩耳盗铃》与《滥竽充数》这两则故事,使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与结构,再鼓励学生对《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郑人买履》这几篇寓言进行阅读,并向学生提问:这几篇故事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a820641c6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