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大数据 游戏促成长

时间:2022-03-30 11:15: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巧用大数据 游戏促成长

作者:陆小丽

来源:《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第1



陆小丽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附属幼儿园

【摘要】幼儿教育要顺应电子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幼儿园利用“大数据”改善活动创设质量,从传统“粗放式”模式转变为“集约式”模式。在教学活动规划、资源配置等方面,实现数据化精确管理。本文从游戏内容创设、游戏投放时机、游戏小组构成、游戏评价模式入手,探讨了“大数据”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 幼儿游戏 应用

“大数据”一词来源于IT行业术语,指的是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全面把握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行为、情感的具体反馈情况,为教师优化设计游戏活动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让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能满足幼儿个性化的游戏需求。

一、大数据引领游戏内容创设

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在游戏内容选择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参照地方教材,按照教材编排的游戏内容和游戏形式展开活动。各版本教材编排经历了多次修订,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也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年龄阶段的心理认知特点。但单纯使用教材会使得游戏内容趋于单一,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不利于幼儿学习情感的培养。大数据技术强大的信息储备和分析功能为教师在选择游戏内容时提供更多素材,推送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学习需求的游戏资源。这些游戏资源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系统研究、实践形成的,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园所实际等灵活选择。必要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大数据技术提供的分析结果,参考优秀游戏案例,自主设计游戏内容,丰富游戏形式,创设游戏特色。

一味依赖教材游戏活动会放大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出现游戏活动与幼儿实际生活相脱离的情况。教师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拓宽游戏设计视角,发现更多贴合幼儿成长需求的游戏内容。例如,大班幼小衔接主题活动中的角色游戏“文具店”,在游戏准备阶段,幼儿收集了最为熟悉的铅笔、橡皮、文具盒等文具作为游戏材料。游戏开始了,幼儿扮演着文具店主的角色,向其他同伴推销自己的文具。这种开放性游戏的创设为发挥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了条件。幼儿在熟知文具固有功能外,还想出橡皮擦能擦掉衣服上沾着的脏东西、铅笔可以当作竹蜻蜓的杆、文具盒可以当作尺子来测量等五花八门的“推销方案”。这种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游戏,不仅拉近了幼儿与游戏内容的距离,还引导幼儿走出了功能固着和思维定式的负面影响,培养了幼儿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大数据切准游戏投放时机

游戏投放时机也是影响游戏效果的一大重要因素。幼儿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注意力较差,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只能注意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何把握幼儿思维兴奋点,适时切入游戏活动投放,是我们幼儿教师需要关注的关键课题。班级每个幼儿的爱好取向和思维习惯都存在很强的差异性,教师只能凭借自身教学能力,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学习状态,寻找课堂动态调整契机,难免会顾此失彼,无法照顾到每个幼儿的学习体验。教师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的数学


模型,能够对班级内幼儿的心理状况形成整体性的把握和认识,展开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时,可以针对幼儿特点,创设不同的游戏导入环节,尽早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参与兴趣,提高幼儿思维兴奋度,使游戏活动能够顺利切入。

年龄尚小的幼儿很少具备自我调整能力,难以通过自我意识,进入学习状态并积极融入到游戏中。教师要结合大数据技术提供的分析数据,针对班级间的差异性,创设多元化学习情境,将幼儿情感带入到游戏当中。开展“螃蟹抢蛋”游戏时,在一些大数据显示幼儿进入游戏状态需要时间较长的班级,教师针对性增设了游戏导入环节,先是在热身活动中加入了“举起剪刀手,横向来回踱步”的热身动作,再以“手拿大剪刀,身穿铁甲袍,谁敢来惹我,吃我俩剪刀”的谜语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待幼儿猜出“螃蟹”的谜底后,播放《螃蟹歌》作为游戏音乐,讲解游戏规则,导入游戏活动。教师创设的游戏导入环节都包含了“螃蟹”这一主要游戏元素,一步步激发幼儿游戏兴趣,促使幼儿进入到游戏状态中。

三、大数据指导游戏小组构成

幼儿游戏很少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大都是以班级、小组的形式,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是组织游戏活动的潜在教育目标。幼儿参与游戏时,很多时候习惯与自己较为熟知的某个或某几个同伴一起,缺少主动结交新朋友的意识。这种小组构成模式能够增进幼儿彼此间的感情,有利于幼儿培养深厚的友情,但也限制了幼儿交际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教师有时会刻意打乱幼儿固定分组,把平时交流较少的幼儿分配到同一小组,但这种尝试往往不如人意,有时还会在竞赛游戏中激发小组内的矛盾。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能够综合分析幼儿行为习惯、交往特点、性格属性等心理因素,推断最佳的游戏小组成员构成,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得到共同进步。

在对幼儿日常行为表现大量观察记录后,大数据技术会分出同质的幼儿,并划分出不同颜色分区,为教师游戏分组提供参考。教师根据游戏活动的具体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分组形式。例如,大班的剪纸游戏活动中,教师把不同特质幼儿分配到同一小组,以实现培养幼儿合作能力、让小组成员间取长补短的活动目标。同一小组中包括红色热情区和蓝色沉稳区的幼儿,得到教师分工合作的要求后,红色热情区的幼儿主动担当其设计的工作,马上投入到剪纸内容绘制中;蓝色沉稳区幼儿则细致的将画好的彩纸裁剪好。一段时间过后,教师要求同小组幼儿互游戏任务,使蓝色沉稳区幼儿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红色热情区幼儿能够安静下来裁剪彩纸,不同角色幼儿相互指导,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提升,有效达到了游戏活动的目标。

四、大数据重构游戏评价模式

游戏活动模式充分体现了幼儿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为幼儿成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教师除了做好游戏组织和指导外,还要注重游戏结果的分析和幼儿表现的评价。当前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基本都摆脱了传统唯结果论的评价标准,更加关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表现,语言应用也很少出现批评、责备,更多的是赞赏、鼓励。在这种多元化评价体系中,教师面临的难题是如何量化幼儿的表现,将具体表现与幼儿能力、素质相对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精准地捕捉幼儿在不同时间段学习情绪、活跃程度、游戏专注力等方面的表现,根据每个幼儿独特的能力特点,量化幼儿游戏表现,为教师给出精准、全面的评价提供参考。

大数据技术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应用于幼儿游戏活动中,能够帮助教师整合游戏教育资源,增强师幼互动的有效性,提高幼儿游戏水平。新时期的幼儿教师更应该与时代发展相接轨,树立信息教学观念,正视大数据技术等现代手段的教育价值,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综合分析和处理能力,准确解读大数据技术提供的数据信息,围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目标创新游戏设计,发挥游戏的人文性熏陶和技能培养作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张曼雯.运用大数据分析小班幼儿自主成长现状[J].学苑教育,2019(4):1819.

2】曹麓.浅谈大数据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8(11):166167.

3】付袁明.浅谈“大数据”在幼儿园的应用前景[J].好家长,2018(36):565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bb57ecba1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