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教育学

时间:2022-12-08 00:24: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认识教育

1.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2.个体个性化:侧重个体 独特性的形成,包括能力、特长、独立自主性、自觉积极性、能动的创造性等方面。 3.现代教育: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式的总和。



第二章 了解自己

1.教师:是受社会委托,在教育机构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专门人员。 2.教育的期待:是教师对学生发展的热切盼望,是教师职业情感中的重要部分。



第三章 透视教育对象

1.非正式关系:即师生之间存在的正式关系以外的个人交往关系,具有十分明显的“私人性质” 2.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知觉。

3.教师人际知觉:是指教师对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



第四章 瞭望教育环境

1.教育环境:从教育生态学生的角度看,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发生、存在和发展产生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

2.第二课堂:指新兴的课外教学形式,它与第一课堂都脱离不了人际环境和物质环境。

3.人际环境:就是通过人与人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造成的心理气氛。 4.物质环境是对人产生影响的物质条件。

5.社区:是社会学中一个以空间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概念,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内一种高度的共同一致的文化。



第五章 课程结构

1.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须的经验因素。 2.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

3.选修课指那些为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4.活动课:主要是指兴趣小组、班团活动、课外辅导等。

5.社会活动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活动能力而安排的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

6.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7.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

8.显性课程:也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9.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第六章 课堂教学

1.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2.情境教学法: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利用其中的教育

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



第七章 教会学生学习

1.教会学生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教学会一些知识和技能,同时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让学

生掌握独立学习的本领。

2.学习活动方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类型及其运行的空间、时间与程序在课程内容的反映。

3.学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

法并且灵活地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第八章 教会学生做人

1.素质教育: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

程,素质教育问题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

2.品德的形成:是社会通过各种渠道把道德传递给年轻一代的过程,也是学生在群体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由被

动去掌握这些规范并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3.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它是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概念,对人、事作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

4.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是人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厌等情感体验。

5.道德意识: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进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6.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志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地待他人和社会的有意义的活动。

7.学生教育方法:是在教育原则指导下,运用教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包括教育者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8.修养: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9.陶冶: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bc15f2b0722192e4536f6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