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生果”》反思性教学设计 四合学校 姚明华 教材分析: 《我的“长生果”》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组教材中的第四篇课文,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时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 教学反思:导入新课后,我让学生齐读课题后质疑,初步了解长生果与书籍的关系,为学习全文奠定基础。理清文章的思路,能够使学生从整体上清晰地把握课文。 二、 初步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 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3、 全班交流容易读错的字音和难以理解的词语。 4、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本文主要写了作家叶文玲读书和写作方面的哪些内容? 5, 学生交流。(回忆自己小时候读书经历、读书和写作的事情以及由此懂得的道理。) 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我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表达,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甚至超乎了我的想象。 三、深入探究 1、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读,谈体会。 (2)师:作者把读书的美好经历做了4个恰当的比喻,请找出来读一读。 (3)师生共同交流并用各种形式感情朗读。 2、学习三至十二自然段。 (1)让生直接读课文进行总结:作者写了童年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以及懂得的道理。 (2)全班结合自己的实际交流作者懂得的道理。 3、品读课文,积累词句 (1).优美词语摘抄积累 (2)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比喻句。 四、学习和借鉴读写方法 1.作者在读书方面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吗? 2.作者在写作文方面有何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3.交流:谈谈你在生活中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写作文的经验对你写作文有什么帮助? 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本节课我没有搞繁琐的情节分析,而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捕获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的方法,领略作者的写作色, 并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 五、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找自己喜欢的书读一读,写一篇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4 我的“长生果” 小画片、连环画 作文构思别出心裁 书 悟出的道理 故事书、大部头小说 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教学反思: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时,我以学生自学为主,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为本,读中思考,读中领悟,在文本中读出想象来。本节课,我没有讲得太多,词语没用我去解释,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去理解。注意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把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正是作者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cbc62595b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