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兴趣激发论文 1.课前培养预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学生初始阶段,应加强预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只有对预习感兴趣,才能使预习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在策略上要注意预习内容难易适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逐步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一开始教师应在课堂上花一定时间加以指导,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严格督促学生按照预习要求和步骤进行预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学生初步学会预习后,将预习工作逐步放在课外进行,但不能因此放松要求,每天应认真检查,及时反馈,以评估预习效果。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课堂上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语文课的导入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儿童的兴趣,能使儿童情绪高涨,脑细胞活动迅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就能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我预先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里到处贴着五颜六色的鸟,有的展翅飞翔,有的玩耍嬉戏,有的在跳着优美的舞蹈……课一开始,我出示自制的课件,播放出清脆的鸟叫声和课文画面。悦耳的鸟鸣声,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趁热打铁,我说:“同学们你们想和这些美丽可爱的小鸟做好朋友吗?让我们一起到鸟的天堂去看看吧!”然后,我接着让学生观看课件,感受鸟的天堂的神奇。这样,学生就会入情入境,与课文产生共鸣,兴趣非常浓厚,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活力。 3.对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激发、主动求知的方法、主动求知的探索精神的培养 3.1 营造民主氛围 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培养其主体意识,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伙伴型合作关系,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的意识,便于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例如,教学《打碗花花》一课时,让学生充分自学探索,运用积累知识,通过看图、读书、提问、小组讨论进入理解、消化、吸收状态,学生不但读懂了课文,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3.2 创设活动情境 a、还学生活动的时空。教学时,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个体学习为主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动机,激起求索热情,切切实实地去阅读,自学未知的知识,直接感受与吸收课文语言,实现真情体验、真情交流。b、还学生选择的权利。遵循天性,遵从差异,从培养兴趣的角度着重,让小学生自选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或简画、或剪贴、或随笔、或眉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d93a8da94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