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游戏为0~3岁婴幼儿成长发展中主要的活动形式,它可以贯串在日常的育儿过程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早教教师和父母所重视,并多多少少在进行。但怎样和宝宝做游戏,怎样在游戏中能更积极有效的促进宝宝多元的发展,是早教机构和年轻的父母们想迫切研究的问题。在我园托班的教育教学和亲子俱乐部的实践工作中,我们一直对怎样和宝宝做游戏,怎样让宝宝能在快乐又有益的游戏中健康成长这一课题比较有研究,因而对0~3岁婴幼儿游戏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总结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和策略。 一、 追求自然,顺应宝宝的发展。 ※ 当宝宝想自己玩时就放手 在婴幼儿游戏活动中,我们经常给宝宝们准备了许多的游戏材料,并根据婴幼儿的发展水平,设计了多种玩法。但事实上,当宝宝接触到一种新的材料,他们就有了自己的玩法和探索的方向,而对于老师设计的游戏,他们有时也不感兴趣。此时,有些教师和父母就着急的打断孩子自己的思路,急着把孩子拉入到预先设计的游戏中来,使孩子又哭又闹,这就违背了自然,自主的游戏原则。我们应该根据宝宝的探索的方向观察孩子需要什么,碰到的困难是什么,自然温和的加入宝宝的探索,并对宝宝每一次的尝试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赏。当他们对游戏材料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对自己的探索搞一段落后,父母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宝宝的游戏,挖掘游戏材料潜在的教育能量,使宝宝对同一材料的游戏产生新的灵感和兴趣。 ※ 在进行指导时要顺应宝宝的发展 在育儿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到0~3岁婴幼儿阶段的发展变化的速度之快,阶段性之短,有时甚至是一个星期,宝宝就有了质的发展,任何违背宝宝发展规律的游戏都会失去光彩,是浪费宝宝的时间,更严重点是延误宝宝的发展。如有的父母想让自己的宝宝发展的更超前一些,在宝宝该爬的时候,训练宝宝走,殊不知爬是促进孩子多项身体技能和感觉统合较好的一种手段,错过了爬的时机,对宝宝来说是一种损失,而当他不会走的时候,事倍功半的和宝宝做走的游戏,更是违背了婴幼儿发展的规律,游戏不当的话还会对宝宝的骨骼生长带来副作用。 我们可以根据宝宝的能力发展设计一些游戏,但0~3岁婴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是有着他们自己的兴趣点,我们更多的是要提供丰富有益的材料,让宝宝在各中刺激中接受信息,让宝宝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得发展。维果斯基也曾说过:三岁以前的儿童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大纲学习的。我们在和这一年龄段宝宝做游戏时,不能刻意的追求一个什么目标,以自身的想法去束缚和限制孩子,要求他们学这学那,对三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爱怎么玩,就让他们怎么玩,这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自主能力,都是非常有效的。 二、 追求随机,抓住宝宝的兴趣点。 ※ 善于发现宝宝的兴趣点 如在风和日丽的一天,托班的孩子跟随教师散步寻找春天,到了公园老师想带着宝宝去看柳树,引导孩子去找刚钻出嫩芽的小草以及小小的花苞,可没等老师介绍春天美丽的景色,有的已在青青软软的草地上打起了滚,有的学着小兔蹦蹦跳,有的干脆躺在草地上晒起了太阳,孩子们的兴趣点根本就不在寻找春天,当经过了漫长的冬季,宝宝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自由自在的和大自然亲近,似乎更像是在享受春天。此时教师就有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必须根据宝宝们兴趣安排活动计划。我们何不让宝宝在这么美的环境中走走跳跳跑跑呢,何不就让宝宝来玩玩“小白兔吃青草”、“美丽的花蝴蝶”,引导孩子去感受鲜嫩的小草,美丽的花苞,春天也许就在宝宝们的玩耍中被发现了。 ※ 当宝宝有兴趣时就推一把 了解宝宝,理解宝宝,在孩子有兴趣的时候,及时加以引导是随机教育的核心点。生活中的一切对婴幼儿来说都是神秘的,有趣的,值得探索的。他们会对任何人和事情产生兴趣,但宝宝的兴趣又可能被更多更新的刺激所转移。因此,他们的对一种游戏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父母和教师就必须善于且能及时发现宝宝游戏的兴趣点,再加以指导。例:2岁的孩子拿着一袋果冻想吃,当妈妈拆开包装袋后,宝宝一下子被这么多的果冻所吸引,把玩着果冻,宝宝的妈妈及时发现了宝宝的这一兴趣点,马上和宝宝玩起了果冻数数游戏:“你有一个,我也要一个”,“我还要一个”,“我还要两个”,“你两个,我两个,我们一样多喽”,“来我们给果冻宝宝排排队吧”,“呀,哪个果冻宝宝和大家排的不一样呀”“我们让果冻一对一对做成好朋友吧”……。通过妈妈的参与指导,宝宝玩果冻的兴趣更高了,宝宝对此游戏乐此不疲持续了将近10分钟,不知不觉中,宝宝对“1”、“2”、“许多”“一对”等数有了初步的概念,宝宝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这样的一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妈妈的随机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她给宝宝带来的快乐,也积极有效的促进了孩子的发展。相反,我们设想当宝宝的兴趣点还在吃的时候,我们硬要宝宝数果冻,给果冻排队,找朋友,将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婴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对物体的直接感知和自身的实际动作,离开了直观的事物和一定的动作,行为就随之停止和转移。如宝宝看到球就要玩球,看到积木就要玩积木,所以当我们掌握了婴幼儿的思维规律和行动方式,我们就应抓住好时机,抓住宝宝探索的火花,让宝宝在我们的指导下越玩越聪明。 三、 追求环境创设,激发宝宝探索的潜能。 ※ 丰富的环境、童趣的材料是宝宝探索的源泉 如婴幼儿喜欢运用全身的动作去体验音乐,能随音乐做一些无规律的动作,这种无规律的随乐而动是形成音乐技能和节奏感的准备。教师和父母对此游戏最好的参与就是为宝宝创设一种良好的音乐环境和提供给宝宝富有童趣的探索材料,除了放一些歌曲,还可以放乐曲,提高宝宝对音乐的兴趣,或者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些小乐器,诸如小鼓、响铃、沙球甚至是能发声的碗和调羹等等,当孩子在敲打这些发声玩具时,让音乐成为了一种抒发情绪的游戏,而教师和父母合着音乐边唱边有节奏的动作和表现,更会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相反如果宝宝这种对音乐的敏感,长期得不到回应,更没有一种探索的环境,那么孩子天生的乐感和模仿就会慢慢的消失。同样宝宝喜欢涂涂画画,喜欢翻翻瓶瓶罐罐,喜欢爬高钻洞……在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发生兴趣的时候,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为孩子创设一种可以让宝宝自由探索的,富有童趣的环境,提供丰富安全的材料,让宝宝能够自由操作,以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 ※ 教师和家长的投入是宝宝探索不可缺少的软环境。 有对父母经常和不到一岁的宝宝一起看书,玩识字游戏,让宝宝学习翻书,每当宝宝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开书本或翻过一页时,父母就会大声的朗读,或学图书中小动物的叫声,或唱个儿歌,来激励宝宝,宝宝也就乐此不疲,很快宝宝在和父母的看书游戏中学会了自己翻书,父母又在宝宝的生活区创设了小小语言角,并把所有的婴幼儿图书,色彩鲜艳的卡片放在低矮的漂亮的书袋里,在墙裙壁上贴上各类挂图,并在地上铺上垫子。让宝宝在属于自己的环境中可以自由的选择、取放,每天在晚饭后父母就和孩子一起做下来,时而轻声细语,时而活泼诙谐,在这特定的环境中一岁的宝宝对图书就产生特殊的感情,待宝宝刚能说词语时,就能把妈妈的儿歌接着念,能把熟悉的字卡准确的找出来,渐渐的每天晚饭后宝宝都会主动的要求看书,要求父母讲述和朗读,对图书的情感是那么的自然和热烈。在这一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父母为孩子创设的环境是有所考虑的,包括环境创设的高度,提供材料的丰富性;更可贵的是父母本身的教育素养、对图书的热爱和投入的心态是宝宝喜欢看书、进行游戏的最好环境的创设。教师和父母自身的投入和教育素养就是宝宝投入游戏的一种软环境,是有效激励宝宝的好方法。 四、 追求简单的形式、给予宝宝明确的指导。 婴幼儿的思维是极典型的行动思维,因此我们给予的游戏必须简单易玩,给予的指导必须行动先导,语言简洁。有教师组织宝宝玩爬和钻的游戏,为了让宝宝尽快的进入游戏情境,教师在旁边启发:冬天快到了,小蚂蚁要过冬了,蚂蚁妈妈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可是要爬过草地,走过独木桥,才能把这么多的东西运回家。怎么办呢?教师的原意是想让宝宝扮作小蚂蚁来帮忙,可孩子的兴趣并不再这个问题上,而是希望尽快的能在地上爬一爬,钻一钻。其实这样的引导,对婴幼儿来说反而是一种干扰,0~3岁的宝宝对冬天的概念,可能还没建立,“怎么办?”这个问题对宝宝来说也有点难度,小年龄宝宝可能连表达也有困难,而我们在这一游戏中需要的指导只要让宝宝听懂怎么玩和玩的规则,如教师可以示范:我是一只蚂蚁妈妈,我要背着面包,爬过草地,走过独木桥,来宝宝做个小蚂蚁,跟在妈妈后面吧,这样孩子就马上进入角色了。和0~3岁婴幼儿做游戏时,就要追求简单的形式,而且我们的指导语言应简练明确的,再配合动作示范就行了,而不用舍近求远的想许多“新颖独特”的点子去“启发”孩子,避免过多的复杂的指导对宝宝游戏起干扰和反作用。 婴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游戏,在0~3岁的婴幼儿阶段,每天都和宝宝做一些有益的游戏活动,其潜在的教育作用犹如注入成长素一般,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和早教人员都懂得怎样和孩子做游戏,我们还需明确游戏并不止是玩,更不是浪费时间。游戏可以让宝宝把娱乐、运动、学习融于一体,使宝宝在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训练了技能、锻炼了身体,是宝宝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从事早教工作的教师和年轻的父母都必须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和运用科学的游戏指导原则,在组织指导中更好的促进宝宝的成长,让0~3岁的婴幼儿越玩越聪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e27ac6b7e21af45b307a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