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木心的“文学远征” 作者:陈丹青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10期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与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一场长达五年的 “文学的远征”。 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五年的笔记,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是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也是他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23年前,1989年元月,木心先生在纽约为我们开讲世界文学史。初起的设想,一年讲完,结果整整讲了五年。后期某课,木心笑说:这是一场“文学的远征”。 18年前,1994年元月9日,木心讲毕最后一课。那天是在我的寓所,散课后,我们送他下楼。步出客厅的一瞬,他回过头来,定睛看了看十几分钟前据案讲课的橡木桌。此后,直到木心逝世,他再没出席过一次演讲。 那桌子跟我回了北京,此刻我就在桌面上写这篇后记。 听课五年,我所积累的笔记共有五本,多年来随我几度迁居,藏在不同寓所的书柜里,偶或看见,心想总要静下来再读一遍,倏忽近二十年过去了,竟从未复读。 木心开讲,每次摊一册大号笔记本,密密麻麻写满字,是他备课的讲义。但我不记得他低头频频看讲义,只目光灼灼看着众人,徐缓地讲。当初宣布开课,他兴冲冲地说,讲义、笔记,将来都要出版。但我深知他的性格:日后几次恳求他出版这份讲义,他总轻蔑地说,那不是他的作品,不高兴出。 先生的意思,我不违逆。但我确信我这份笔记自有价值。2011年岁阑,逾百位年轻读者从各地赶来,永别木心。在乌镇昭明书院的追思会上,大家恳请我公开这份笔录,我当即应承了——当年讲课时,木心常说将来怎样,回国后又怎样。那天瞧着满屋子陌生青年的脸,戚戚然而眼巴巴,我忽然想:此刻不就是先生时时瞩望的将来吗? 2012年春,诸事忙过,我从柜子里取出五本笔记,摞在床头边,深宵临睡,一页一页读下去,发呆、出神、失声大笑,自己哭起来:我看见死去的木心躺在灵床上,又分明看见二十多年前大家围着他,听他讲课……我们真有过漫漫五年的纽约聚会么?瞧着满纸木心讲的话,是我的笔记,也像是他的遗物。 1982年秋,我在纽约认识了木心,第二年即与他密集过往,文学课里的许多意思,他那时就频频说起。我原本无学,只听得不知如何是好。我不愿独享这份奇缘,未久,便陆续带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e3a0ca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