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论文

时间:2023-02-24 02:28: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文化史论文

———— 论清朝时期中西方交流

摘要:清朝时期,曾经拥有与西方交流的良好契机,却因统治者的专制、愚昧而夭折。至使清朝与西方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差距。清朝末年,虽有众多有识之士进行了政治、思想、科技的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本文就清朝时期中西方交流中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专制统治 封建思想 改革

说起清朝时期中西方的交流,不得不提起传教士这一重要媒介。16世纪中叶起,以耶稣会为主的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传教,带来了基督教义、古希腊哲学科学作为文艺复兴之温床的“建学育才之法”传教士从上层入手,改变传统的传教策略,注重学习中国语言、吸取中国的文化知识,利用中华文化的某些形式进行传教,传教事业获得了较大发展。

清朝入关之初,对定居中原的西方传教士采取礼遇态度。顺治帝特别倚重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顺治帝多次向汤若望学习天文、历法、宗教等知识,以及治国之策。清政府还下令根据汤若望所著的《西洋新法历书》,制定新历法并颁行全国,名为时宪历。康熙帝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包括数学、天文、地理、光学、医学、解剖学等都有较大的兴趣,并且拥有一定的造诣。他曾组织传教士和中国学者采用西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地测量,绘制了《皇舆全览图》。与此同时,康熙还开设蒙养斋,培养了一批学贯中西的科学人才,组织编纂了包含有大量西方科学知识的《律历渊源》。清朝初年和西方传教士的广泛交流为清朝皇帝了解和学习西方技术开启了一扇窗户。

清朝的统治者对西方的思想、文化、科学等都相当得感兴趣,如果当时在中国大力推广西学,中国应该早就走向了近代化,思想和科技都会得到长足的进步,在保持世界先进国家地位的同时,进一步向世界超级大国迈进。但是在当时的中国,西学为什么没能大力推广呢?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统治者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清政府的历代皇帝大多不傻,他们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专制统治,不得不限制西学的传播。当时欧洲各国已进入了一个更先进、文明的时代——资本主义阶段。受过多年政治思想教育的有识之士们都清楚,资本主义社会是先进于封建主义社会的,这种先进性不但体现在物质文明方面,更体现在精神文明方面。政府的统治阶级并不是不欢迎西方国家的物质文明,他们对西方的钟表、玻璃制品等各种高科技产品是非常喜爱的,购买时也是挥金如土。例如:皇宫和贵族从不缺少的被称为“奇技淫巧”的各种西方的小玩意;康熙还热心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但清政府从未让百姓真正接触这些,因为统治者发现与科学一同到来的还


有文化、宗教、礼仪等,而这些中含有的反封建思想是绝不可让人民了解的。清政府是害怕西方先进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影响国人,危及自己的统治才出此下策的。他们清楚如果向西方全面打开国门,在经济增长、学习到先进科技的同时,西方的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必然会在国人心中点燃明亮的火种,中国百姓就不会相信什么“君权神授”了,中国人将会知道“天赋人权”的道理, 再甘于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剥削,到时封建统治者就不可能再愚弄中国百姓了,们的封建统治必然会土崩瓦解。 2)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明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日本“倭寇”和葡萄牙势力侵扰中国沿海。到清朝时期,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片板不准下海”的海禁闭关到只可在华南各口岸贸易的海禁设关, 再到由多口贸易到只允许在广州一地进行一口贸易的闭关政策,全面禁止或限制中国人与外国人接触,不得不说是一个多么错误的决定。而此时,在世界的另一边,西方各国正在经历着巨变。思想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相继开展,思想和科技得到了迅猛发展,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大部分知识分子拘束于科举制的牢笼,还有些知识分子沉迷于“故纸堆”的研究。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了的“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缺少伟大的思想,与中国古代渊远的文化和近代西方进步的文明成果相比,这一时期不免黯然失色。闭关自守直接妨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使中国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中国科学技术全面陷入了停滞,远远落后于西方,整体上呈现帝国黄昏现象。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并且彻底丧失对外贸易主动权。最终造成了落后挨打的局面。 3“尊华鄙夷”的思想根深蒂固(双方思想的冲突)

清政府妄自尊大,一心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自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史书中曾记载,清乾隆五十八年,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接见英国使臣马噶尔尼一行,由于在礼仪上争执不下,双方闹得颇不愉快。按照清朝的规定,外国使臣来华朝见中国皇帝,必须行三跪九叩礼,马噶尔尼因来华之前英王已有训示,使团要在不失国体的前提下迁就中国的礼俗,马噶尔尼表示只能向皇帝行单膝下跪的英式礼,这个提议为清廷拒绝。马噶尔尼也坚持不行三跪九叩之礼。双方的事前磋商一时陷人僵局。最终,在八月十三日澹泊敬诚殿里的万寿庆典活动中,马噶尔尼还是行了中国的三跪九叩礼。乾隆十分满意,赏赐英使团大量金银财宝。另外,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天主教内部发生“礼仪之争”罗马教皇下令禁止教区内的传教士使用耶稣会的中文词汇“天”和“上帝” 来称呼天主,也禁止中国教友敬孔敬祖。清政府对此十分不满,认为这样做有违中国敬孔祭祖的传统。然而罗马主教则认为:在有关信仰问题上,神学界比中国皇帝更具权威。双方争持不下,最后清政府发出了“禁教”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049a3204b73f242336c5f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