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希特勒 前言 希特勒,一个历史上极鲜见的大独裁者、杀人魔鬼和战争狂人。曾将亿万世人卷进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然而,为恶者终将作茧自缚,他最终被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他为独霸世界,而涂炭生灵,却最终自掘坟墓,惨败收场;他生前耀武扬威,一时显赫,却最终畏罪自杀。然而他虽然逃脱世人的审判,却终将无法逃脱正义的审判。 希特勒的一生充满了令人不解的传奇色彩,在他从一个一文不名的流浪汉奋斗成为纳粹德国的元首前,没人想到这个名不见传的“小人物”竟会改变人类的命运!抛开单纯的价值观不谈,希特勒果敢的决策风格、刚毅的处事作风和高超的对机会的捕捉能力,都为现代政治学提供了经典的案例。 希特勒全名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出生于奥德边境林茨的一个小镇,14岁丧父,18岁母亲去世,带着失去双亲的痛苦,怀揣着做画家的梦想,19岁的他离开了家乡,来到维也纳。 1916年,希特勒在慕尼黑当兵,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得铁十字勋章。1923年11月8日发动啤酒馆暴动锒铛入狱,并在狱中写下《我的奋斗》一书,表达出他多方面的观点,也流露出他的个人情感和主观意识,如兼并奥地利,屠犹和独裁。 1930年他领导的纳粹党一跃成为当时德国第二大党。1933年他出任德国总理。1934年德国总统兴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国总统,并将总统与总理两个职务合二为一,称为元首,拥有无限的权利。也许正如一位历史学家评价的那样:“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他由小丑扮演了一个英雄的角色。” 希特勒上台之后,推行了一系列的侵略扩张政策,吞并奥地利,消灭了捷克,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万千生灵涂炭,他怕犹太人会危及自己的地位,推行种族灭绝政策屠杀了不计其数的犹太人,惨不忍睹的场面至今还历历在目。 希特勒仅用五年的时间就把德国从一个废墟一样的战败国,改造成了整个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并不费一枪一弹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了整个德意志,正如丘吉尔描述的那样;“从阿尔卑斯山到黑海地区,所有的国家都不得不向柏林的邪恶可耻地屈服,整个欧洲都会以为这个恶棍的一举一动而吓得瑟瑟发抖。” 1945年4月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当天夜里希特勒与爱娃 布劳恩举行婚礼。30日15时30分,希特勒夫妇在总理府双双自杀身亡,我们不是希特勒也永远不能解读它内心的真正想法,自杀也许是他最终的宿命。1945年5月8日夜,纳粹德国正式投降。德国战败。 一代功臣万骨枯,一代“元首”更是踏着无数人的鲜血而最终坐上第三帝国首脑的宝座。“疯子”、“独裁者”|“战争狂人”|“魔王”都是今天人们用来称呼希特勒的。这无可厚非,因为对统治者,历史人物评价有褒有贬是正常现象。 羞辱倒台的统治者并不能显示我们的勇敢和无畏,当人物已经成为历史,以研究的客观心态去对待历史现象和本质是必要的。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全部的赞美和无边的诋毁都是不客观和偏执的,他诱导许多人无法进行客观理性的思考,当然得出的结论绝对不会公正。阴齿,我们在极尽批判希特勒的同时,不因该忘记世界上最早的福利国家正是二战前的德国,这是铁铮铮的事实。 纳粹和历史上所有的运动一样,都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和未来发展的探索和尝试,只是这个实验的操作者是一个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尽管希特勒所作的一切在世界付出空前惨痛的代价后被否定了,但真实的希特勒应该被当作一个失败的理想者得到重新审视。 格拉汉姆 格林笔下的一个人物说过:“最伟大的圣人,历来是那些具有超反作恶能力的人们。最凶恶的人有时也难免有圣洁之情。”希望今天的我们,在回顾二战这段历史时,仇恨的是罪,而不是人,因为一个缺乏理性思维人的是注定要重蹈覆辙的。 今天,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前人做事,后人评说,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胜或者败。希特勒这个“战争狂人”的名字不会被世人遗忘,他给人类留下的思考注定将伴随人类整个发展史! 第一章 淫秽暧昧的身世 19世纪的奥地利帝国,位于欧洲中南部,东临匈牙利,东北与斯洛伐克接壤,南接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交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捷克毗邻,西北与德国交界,是德意志联邦中两个最大公国之一。 位于多瑙河和波西米亚——莫拉维亚边界之间的瓦尔德维尔特尔蒂是一个小地方,丘陵起伏,森林密布,大片农家村庄和小块农田。虽然距离首都维也纳只有五十英里左右,却一点主流社会的时尚气息也没有。 有谁会想到在这样一个穷乡僻壤,日后竟然诞生出了一位撼动20世纪的人物——阿道夫 希特勒。 阿道夫 希特勒出生在瓦尔德维尔特尔蒂的一个中下等人家,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奥地利日耳曼人,过着一般劳动人民的生活,却有着极为隐晦暧昧的身世。 1889年4月29日晚上六点半,勃劳瑙镇一家名叫波麦的小客栈里,一个婴儿呱呱落地。这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他的父亲名叫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后改名为阿洛伊斯希特勒。希特勒这个姓在母系和父系祖先方面都出现过。希特勒的外祖母和祖父都姓希特勒,或者音同子不同,因为这个姓的拼法常常不同,有时拼成希德勒、有时是修特勒、有时是希特勒。 阿洛伊斯施一个奥地利海关职员。这是他第三次婚姻所生的第四个孩子。而阿道夫希特勒的母亲克拉拉波尔兹尔,则是他父亲的外甥女。其实,不仅阿道夫希特勒自己血统混乱,连他的父亲阿洛伊斯都是血统不明。 事情要从他的祖父说起。阿道夫希特勒的祖父名叫约翰格奥尔格希特勒,是个打短工的磨坊工人,为了招揽伙计,整天在奥地利各个村庄走村串户。1824年,阿道夫希特勒的祖父娶了当地一个穷人家的姑娘,婚后五个月生了个儿子,因为不足月,加上生计困难,没过多久,母子二人先后夭亡了。 从此,老约翰希特勒又过起了鳏夫生活。直到十八年后,老约翰在杜伦绍尔做工的时候,才又娶了一个四十七岁的农妇,名叫玛利亚安娜。这个徐娘半老的女人私生活很不检点,在结婚前五年就生了一个私生子,名叫阿洛伊斯,这就是纳粹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父亲。 阿洛伊斯的真正父亲到底是谁?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约翰希特勒,他和安娜早有暧昧。有的说是一个犹太人,因为阿道夫希特勒的母亲曾在一家犹太家庭做过女佣,与主人的儿子有染,主人支付阿洛伊斯的抚养费直到十四岁。 这便成了一个难解之谜,也许阿洛伊斯的父亲是那个犹太人,也许他的父亲是约翰,安娜只不过是想诈主人一笔钱,也许安娜和两个男人都有性关系,连她都不清楚孩子的父亲究竟是谁。 而约翰娶了这个女人之后,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并没有按着当地的习惯,把这个儿子正式登记,因此,这个孩子一直随母姓,人们都叫他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 1847年安娜去世,此后三十年,老约翰一直四处漂流,直到他84岁那年才回到故乡瓦尔德维尔特尔蒂,正式认子归宗。他在三个旁证面前,向一位公证人宣誓,他就是阿洛伊斯施克尔格鲁勃的父亲。 从此以后,阿道夫父亲才改回父姓,合法姓名为阿洛伊斯希特勒了。自然这个姓氏也就传给了他的儿子。 对此,多思善想的德国人曾有种种推测和评论。有的说,如果这个84岁的流浪汉在他妻子去世三十年后没有突然出现,承认自己是年已39岁的儿子的父亲的话,那么阿道夫希特勒的姓名岂不是阿道夫施克尔格尔勃吗?这个姓氏由德国南部人读起来,声音是非常滑稽可笑的。 希特勒本人也不否认这一点,他认为施克尔格尔勃这个姓氏的确非常粗鄙俗气,既不好听,又累赘拗口;而希特勒这个姓氏既顺口,又好记。因此,没有比他父亲改姓更使他高兴的了。 阿洛伊斯的母亲早逝,父亲常年在外,因此阿道夫希特勒的父亲是由他叔父抚养大的。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叔父虽然是约翰格奥尔格希特勒的兄弟,却有自己的姓氏拼法,他叫约翰冯奈波穆克休特勒。这是一个具有宗教色彩的名字,约翰冯奈波穆克是捷克人民的民族圣徒,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希特勒一家有这个名字,说明他们有捷克血统。 阿洛伊斯成人之后,起初在希皮塔耳村学做鞋匠,但是他像他的父亲约翰一样不定性,喜欢到处游荡,不久就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谋前途去了。到18岁的时候,他在萨尔斯堡附近成了奥地利海关的边境警察,9年后提升为海关小职员,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0f58a18227916888486d7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