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老年教育“微课”学习模式研究 作者:吕军莉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22期 吕军莉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 摘要:面对我国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老年教育不仅要提升传统课堂教学水平,同时需要改革和完善教学方式以满足老年群体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的需求。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老年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在分析老年学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微课程视频进行学习是当前最适合老年人的一种形式,并提出了老年微课程建设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和利用微课程学习需考虑的一些因素。 关键词:信息化;老年教育;微课;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8)033-0399-02 引言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老年人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体现在物质上,在健康、精神和文化层面都有需求。很多老年人积极参加学习,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文化视野,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但由于老年人生理和身体机能的弱化,其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有所降低,因此,寻求一条适合老年人的学习模式势在必行。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移动化学习、个性化学习以及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蓬勃发展, “微课”学习模式在已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兴起,我们发现,这一学习模式不仅适用于大中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也同样适合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再教育、再学习。 一、微课在老年教育中的优势 1. 微课的呈现方式符合老年人的认知特征 所谓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大小既取决于先天遗传的生理因素和健康状态,也取决年龄和心理因素。从健康角度,高龄老年人比中低龄老年人、青年人容易疲劳,不宜长时间的学习。从记忆力发展的角度,随着年龄的增长,60岁以后,记忆力发展会明显的下降,尤其是短期记忆,如果多而复杂的内容,很容易混淆与丢失信息,因此老年人不宜在短时间里学习量大而复杂的内容。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在微课中,是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小单元,以课堂教学视频的形式而展开的教与学活动。因此,很符合老年人的学习特征。 2. 微课的教学特点符合老年人的年龄特征 微课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主题突出且内容具体、资源容量较小等特点,特别适合老年人的学习。首先,微课教学的时间一般是 5-8 分钟左右,最长也不超过 10 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 40 或 45 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 “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由于生长的自然规律,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日渐衰退,首先衰退的是视觉和听觉器官,这就难以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加上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容易疲倦,不适宜长时间的学习;其次,一节微课的学习内容较少,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微课就具有主题突出,聚集问题焦点,把复杂众多的学习内容,以每个精简的教学课件形式展示的优势,容易被老年人接受。同时老年人的学习内容偏重于实用型知识,不需要系统的知识结构,只要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学习就可以,而且 60 岁以后的老年人,记忆力已经明显的下降,是尤其短期记忆,如果多而复杂的内容,很容易混淆与丢失信息,从这个方面说,也是适合短小精悍的微课教学形式;再次,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老年人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伴随老年人记忆力的下降,尤其短期记忆的下降,反复学习很有必要,而便于下载携带的微课视频则是老年人可以反复学习的材料。 二、老年人“微课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因为老年人注意力分散、学习能力弱、体力不足,所以微课教学就比较符合老年人终身学习需要。同时由于微课资源能被多人同时点播或下载,可以弥补老年人学习资源的不足,优越性明显。但也正因为短小精悍,转递的内容和知识信息有限;也因为微视频制作较为困难,容易导致学习资源短缺或者不能及时更新。因此,老年人微课制作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微课教学的内容要丰富多样 老年人再学习不仅不同于青少年的义务和学历教育,而且也不同于成年人的学历教育和充电教育。老年人的学习不再是为了求职谋生,而是为了身心健康、自我发展和社会回归的需要。因此老年人的微课制作,要从他们自身的需求、爱好等出发,以老年人感兴趣、健身心为目标。如健康保健、休闲娱乐、文学语言、实用技能、家庭与人际、社会政治、自我实现与生命意义等。 2. 微课内容要及时更新 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微课教学一旦使用就具有反复使用、反复学习的特点。虽然微课程内容较少,时间较短,但是制作起来还是比较费时费力。成功制作一节微课要经过编写教案和脚本、视频录制、后期编辑、合成等几个环节,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支持。微视频在录制完成以后可以无限期运用,也正因为微课使用的反复性和使用时间的无限性,很有可能导致微课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而如今知识的更新速度是越来越快,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也需要关注微课内容的时效性,做到及时更新。 3. 微课教学要与讨论课、实践课程等其他教学形式相互配合 老年人作为特殊的学习群体,由于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导致生理老化,反应能力逐渐迟缓,心智等能力也逐渐退化等,就要求学习手段和方式不断创新。微课教学以现代化教学设备为载体,短小精悍为特点,能够充分调动老年学员的视听等多种器官,以增强记忆、接受知识、增强理解。但老年人较之于年轻人的学习,比较倾向于面对面交流的学习形态,即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喜欢与同辈们相互讨论的互动关系,老年学员往往是在争执——妥协——合作——收获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微课教学要线上线下相结合,讨论或实践相结合,尤其是教授实用型技能的课程,比如烹饪、插花等。具体可以要求学员先观看微课程的视频,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继而付诸实践,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学习。这个过程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的学习兴致,提高了学习效果,还能帮助老年人内化所学,将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实现老年微课学习需考虑的因素 1. 提升老年学员的信息化素养 从老年学员自身因素来看,提高信息素养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掌握较扎实的使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才能有效地利用微课资源。 2.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要创设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为老年学员的微课学习提供条件保证。如在社区或老年大学等场所,建立专门的学习机房或多媒体教室,保证互联网的接入,为老年人提供网络学习和体验学习活动的场所。 3. 建立丰富的微课程资源 以“养、教、医、体、娱”为主要内容,通过自建、援建、购买、共享等形式,整合各地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特色等,建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资源库。 4. 拓宽经费投入渠道 学习环境的创设以及微课程的制作都需要有充足的经费作为支撑。可以积极吸纳相关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各种基金会等参与合作共建,探索与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合作设立老年教育发展基金,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学习者等多主体分担,筹措老年教育经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2348ff186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