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体间性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05-03 08:22: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主体间性的几点认识

作者:裴苑竹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12年第03

【摘要】主体间性是研究或规范一个主体怎样与完整的作为主体运作的另一个主体互相作用的。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使得社会科学在认识论方面出现了重大的转向:即从关注主体性和认知上的主体一客体关系转向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主体间性的认识论哲学也改变了存在_哲学范畴的基本内涵,它认为存在是主体间的共在。 【关键词】主体间性 社会现象 跨文化 一、主体间性的内涵和意义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或规范一个主体怎样与完整的作为主体运作的另一个主体互相作用的。在主体间性概念的创始者胡塞尔那里,主体间性只具有认识论的含义,旨在解决认识论上的先验我们如何可能的问题。从海德格尔开始,主体间性具有了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主体问性的根据在于生存本身,生存不是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进行的主体构造和客体征服,而是主体间的共在,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对话。胡塞尔为了避免唯我论,他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他认为主体性是指个体性,主体间性是指群体性,主体间性应当取代主体性。主体间性既包含着社会性,也包含着个体性。主体间性既否定原子式的孤立个体观念,也反对社会性对个体性的吞没。主体既是以主体间的方式存在,其本质又是个体性的,主体间性就是个性问的共在。海德格尔认为,有两种共在,一种是处于沉沦状态的异化的共在,这种存在状态是个体被群体吞没;另一种是超越性的本真的共在,个体与其他个体间存在着自由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主体间性并不是反主体性,反个性的,而是对主体性的重新确认和超越,是个性的普遍化和应然的存在方式。

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使得社会科学的认识论方面出现了重大的转向:即从关注主体性和认知上的主体一客体关系转向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而把人类认知的对象世界,特别是精神现象不再看作客体,而是看作主体,并确认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关系。另一方面,主体间性的认识论哲学也改变了存在这一哲学范畴的基本内涵。它认为存在不是主体性的,也不是客体性的,而是主体间的共在,传统哲学存在范畴或是客体性的或是主体性的,都不能摆脱主客对立的二元论。主体间性作为本体论的规定是对主客对立的现实的超越。

二、舒茨理论中主体间性的体现——社会现象学

在德国社会学领域,舒茨深入思考了通过意义理解进入由符号先行建构起来的现实究竟意味着什么。舒茨认为,我们在选择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时,至少在方法论层面上预先做出了三种决定:首先,我们决定这样了描述现实,以便把它看作是一个从直接参与者的解释活动中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2d22b8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