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一、导入新课: 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特定时期鲁迅先生如何批驳那些不自信的言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 二、复习提问: 1、通常写驳论文批驳对方有哪几种方式? 2、解释:怀古伤今: 渺茫: 三、展示目标: 1、了解驳论文及其写法(驳论证),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2、学生会写简单的驳论文; 3、培养学生自信品质,使其正视困难与挫折 四、自学设计: 1、学生读课文自学; 2、讨论回答问题:(出示自学问题) (1)、作者要批驳的一方的论点、论据分别是什么? (2)、作者分几步去批驳对方的言论的?有论据吗? (3)、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看看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玩味句中加点的词,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总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 ..3、自学指导及情况反馈:教者提问学生回答,不完整时再叫学生补充。 五、点播、精讲: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略) 2、分两步:先直接反驳,再间接反驳。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古代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现在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 3、作者对如何考察自信力的有无,指出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喻。 4、“总”写出了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姿态; . “只”写出了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 . “一味”写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嘴脸。 .. 六、小结: 本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论,明确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出作者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一颗赤诚的爱国心。 七、课堂训练: 1、注音: 玄虚( ) 前仆后继( ) 诓骗( ) 诬蔑( ) 2、填空: 鲁迅(1881——1936),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________家,____ 家。他的一生留下了800多万字的作品,有散文集《 》,小说集《 》、《 》,诗歌集《 》,尤其是他的杂文语言泼辣、犀利,富有讽刺意味。我们本期已经学过他的小说《 》。 3、抓住突破口,学写短小驳论文。 参考话题:(1)、如今有了计算机,没有必要练字了。 (2)、网络上知识丰富,学生经常上网有利于开阔视野。 (3)、滴水不绝可穿石。 (4)、绳锯木断。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堂预习内容; 1、练习(二); 2、全面复习第四单元,整理本单元一览表。 教学反思: 鲁迅先生的作品语言比较晦涩,用词精辟,结构严谨,学生不易理解,而本文批驳的又是论证过程,教后经本人询问部分学生还是未吃透,以后要多花气力引导他们认识作者严密的论证,孰能生巧,见得多了学生定会轻松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4e976b1f3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