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习体会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研习规程 (讨论稿) 为深入开展教育实习总结工作,进一步促进师范生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技能技巧,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增进教育教学智慧,根据《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规划》、《浙江师范大学实训中心建设规划》、以及规范教育研习工作,提高教育研习质量的现实需要,特制定本规程。 第一条 教育研习的功能定位 1、教育研习,是指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教育实习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等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以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而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2、教育研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研习的本质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以研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活动,其课程价值在于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第二条 教育研习的主要目标 引导师范生深入反思教育实习工作,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态度等方面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通过教育研习,学生应达到如 下目标: 1、通过对教学工作实习的研究,巩固专业知识,提高教学基本技能,提升自身的学科教学素质与理念。 2、通过对班主任工作实习的研究,巩固专业态度,提高班级经营能力,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 3、通过对教育科研工作实习的研究,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提升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第三条 教育研习的基本任务 1、对教学工作实习的研究侧重于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发展状况。教学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实施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板书板画技能,导入技能、结束技能、讲解技能、强化技能、变化技能、提问技能、实验演示与操作技能,课件制作与使用技能等),教学评价技能(对课的评价,如评课、说课;对教的评价,如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任务安排的合理性等;对学的评价,如知识理解程度,思维参与程度。)等。 2、对班主任工作实习的研究侧重师范生班级经营能力的发展状况。班级经营能力包括:班级常规管理,班级活动组织,学生思想教育等。 3、对教育科研工作实习的研究侧重于师范生基本科研素质的发展状况。基本科研素质包括:选题论证、研究设计、实施过程以及结果表述等。 第四条 教育研习的重点内容 1、教育研习工作可涉及到实习过程的方方面面,研习工作应依托下列资源有序开展。 1)视频资源:师范生的教学视频,实习学校教师的教学视频,以及其他教育活动视频。 2)文本资源:与教育实习工作任务相关的各种文档。 2、坚持“为用而研,为教而研”的基本原则,重点开展教学视频研究和教学设计的文本研究,逐步开发、积累视频案例与教育教学案例。 第五条 教育研习的基本要求 1、在教师的指导下,研习结束后2天以内,师范生应该上交1份研习工作总结材料,其中必须包括视频研习报告1份,其他的文本研习报告1份。研习报告可以小组成员协作完成。 2、指导研习工作的教师在研习结束后1周以内,上交1份研习指导工作总结材料,其中必须包括研习指导纪要1份。 3、学生的研习工作总结材料是研习成绩审定的必要条件,教师的研习指导工作总结材料是研习工作考评的参考依据。 第六条 教育研习的参考模式 1、教育研习可以采用讨论交流、观摩研讨等方法进行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反思和有效探究。 2、讨论交流可参照以下步骤进行:个人陈述(如主要的活动,成功的经验,深刻的教训,难忘的经历,感人的细节,实践的感悟,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等)→小组讨论(补充说明、质疑问难、反思成败、提供借鉴等)→明确个体专业发展的方向与改进方法(本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等的改进)。 3、观摩研讨可参照以下步骤进行:观察文本或视频、案例或报告(记录教学思路、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目标等的表现)→个人说明(教授者对课堂教学或教育科研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合作交流(补充说明、质疑问难、反思成败、提供借鉴等)→反思提高(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改进方向)。 4、指导教师应该结合学科专业的特色以及实习工作的有关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研习指导模式,提高师范生的研习工作质量。 第七条 教育研习的考核与奖励 1、学生的研习成绩按照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合格四级计分制评定。优秀比例不超过小组人数的25%。 2、本年度研习课表通过教务选课系统和人工微调方式排定,教师指导研习工作量以最后课表安排实际节数为单位进行计算。(如若有问题,与教务办联系)。 3、在国内期刊杂志上公开发表的研习报告,学生与指导教师同时享受学校有关的科研奖励,具体标准另定。 第八条 教育研习的组织与管理 1、教育研习指导教师由教师教育学院课程系落实安排,具体排定课程表、研习教室申请由教师教育学院教务办统筹处理,学校教务处有关职能部门协助,教务处职能部门或学校督导负责检查监督。 2、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教师必须承担教育研习的工作任务,原则上带队实习的教师优先安排。其他相关学院有义务选派专业 教师承担本学院师范生的教育研习工作任务,选派教师的指标由学校教务处根据年度研习工作计划下达。 3、教育研习纳入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参加研习指导的教师需要上交教学进度表1份。学校教务处组织人员检查、督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无故旷课或擅自调整课程者,将以教学事故论处。 4、教育研习的有关档案管理工作由教师教育学院教务办负责。 第九条 教育研习的对象和纪律 1、师范生必须参加教育研习,教育研习是师范生的必修课。但只有参加过教育实习的学生才可以通过教务选课系统进行选课,参加教育研习; 2、因故不能参加教育研习必须履行请假手续。请假1-2天者由指导教师批准,请假3-4天者,由学院教务办批准,并须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签署意见,请假5-6天以上者,须经学校教务处同意。 3、请假3天以上者,教育研习成绩考核原则上不能评定为优秀等级,请假天数超过6天者,教育研习成绩考核为不合格。 第十条 本规程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研习报告 学院 生化学院 专业 化学102班 学号 10630105 姓名 柯舒婷 实习学校 江西省瑞昌一中 实习指导教师 陈绪忠 实习年级 高一(1)班 题目 关于实习工作的研习 在研习课中,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反思。我感觉收获颇多。自己对教学的理解更加清晰,也深刻认识到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不够可附页) 引言 一、备课之我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好课,上课前需要充分备课,这一点对于新教师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谈谈我对于如何备好一堂课的见解。 一、备学生 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我认为我们老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所需,了解学生所想,才能让学生更想要去学,去思考。 比如说,在不同层次的班级,对重难点的确定和形成性练习的设置的难度不同。 正文 二、备课程 备课程,我觉得是整个备课过程最根本的环节,新老师对于教材的熟悉度不够强,因此我们应该多对教材的研究,要熟悉教材,从教材的系统性入手,通晓全部教材,弄清知识的关联,了解编写特点,弄清知识的孕伏和延伸问题,这样了解教材的来龙去脉,了解各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教材的深广度,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制定出课时目标。提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确定教学难点。然后再由简到难,由浅到深的设置各个环节,思考不同环节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带着已有知识的铺垫和新的问题进行学习,最好能做到环环相扣。对于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还要思考怎样能够是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简单。比如在原电池这节内容,可以用flash动画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这节课的重点。还要思考一些方法来让学生与老师充分互动,提升课堂效率。在研习课上周琰同学的公开中,用竞赛的方式来检验和巩固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仅突 破了复习的枯燥性,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备情境 备课程完成后,还应该尽可能的做到课堂的新颖和创新,为课堂增添一些新的元素。比如导入,教学方法上创设一些情境 1、备导入:激发兴趣。 学生的控制能力和注意力难以集中,要让学生更加快的进入到课堂中来,课堂导入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导入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学、问的兴趣,开拓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奋度,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愉快、高效的学习,使学习成为乐趣。而且一个新颖的导入能够为一些公开课增彩。 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引入的简捷性。教师应该摒弃花哨复杂的形式,更不能以复杂作为特色。应该以最利于学生理解的形式入手,用最简单快捷而又最能吸引学生思考的方式引入。而且要注意导入不能太难。太难了太复杂不禁占用课堂时间长,而且让学生理解困难,影响课堂氛围。失去了导入的原本的意义。 2、引入的有效性。注意有效联系,有效联系的内涵包括2个方面。第一,教师不能为了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形式的活泼性,将一些与本课内容联系不甚密切的现象或事实在课堂上呈现,这样会产生“生拉硬拽”的感觉。第二,教师在设计引入方式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分析,包括对“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怎么让他们知道”等等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只有在对学生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提出的方式、角度和内容。 3、引入的优先性。当一节课的引入有多种方案时,利用实验的引入应优先考虑。因为化学实验既能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又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2、备方法: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优越的标准要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选择的教学方法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选择的教学方法要与学生心理特点、知识水平相适应;选择的教学方法要与教师特点(知识水平、特长)相适应。学习方法是学习经验的积累,低年段在学法的指导上要细,缓,要求不要太高。高年级则有所不同。还要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再运用过程中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以免出现班级纪律太乱,反而影响学习效果 三、备训练:巩固应用。 设计练习与作业:这包括课堂开始的复习检查,课堂中间的及时反馈,还是课堂结尾的巩固训练。能否出示尝试性的练习。这个过程还要考虑加什么给吃不饱的学生?怎样帮“吃不了”的学生消化?做到精讲精练。针对不同班级设置问题的难度要有所区分。我 觉得要做到这第一点,我们新教师需要多做题目,了解高考出题趋向。 四、备板书:逻辑思路 板书要做到标题明确,逻辑周密,字迹公正,表达规范,作图正确,线条清晰,布局合理,清晰整齐。 五、备课件 恰当的运用课件、教具,能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课件制作与应用的合理化问题,教具选择的恰当性问题,都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件在制作上应该控制数量,不要过于花哨,更多的应该做到每张ppt都能够体现重点。 我觉得备课应该切实做到以上几点,上完课后还要认真的进行反思,反思教学目标有没有达到,教学环节的效果又没有达到,教学方法有没有真正起到作用等等,并且认真的进行修订,一份好的教案需要不断的修订。 二、视频研习 课后认真观察了杨其浩同学拍摄的镇海中学老师的视频。这堂课为溶液的配制与分析。首先讲解了物质的量的浓度这个新概念,并用典型的易错题进行巩固,然后再结合初中所学习的一定质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学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镇海学校的学生素质比较高,所以这个老师一节课所包含的的内容也比较多,我实习的学校是将物质的量的浓度和溶液的配制分为两节课的。 首先,从整节课总体来看,这位老师的逻辑性非常强,各个环节的衔接非常紧密。由对一定质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回顾,引出实验步骤为后面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铺垫,然后由如何做到实验的准确性来引出对容量瓶这个新容器的讲解,接下来就讲解具体的操作。整个课堂可以说是环环相扣。 其次,就整节课的细节来说,也有很多亮点。1、称量,包括称和量,从这两个字来讲解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使得课堂更加紧凑。既巩固天平的精确度和注意事项以及量筒中最后一滴溶液在误差范围之内的这些学生虽在初中学习过,但很容易弄错的概念。2、由如何做到实验的准确,起决定作用的是仪器和操作,并且由烧杯和量筒叠加的这个模型,由此来引入对容量瓶的讲解,让学生有了容量瓶是一个更加精确的配制溶液的一个仪器这个感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容量瓶这个新仪器。3、这位老师的课件简洁,每张ppt上的知识点非常清晰明了,语言也很精练,在课件,授课, 板书的衔接也很好4、这节的重点是实验,该老师对实验的操作讲解的非常到位,如容量瓶检漏后发现漏水该怎么处理,能不能涂凡士林;搅拌的操作不能发出声音;溶液转移后玻璃棒不能随意放在实验台上;在最后定容时应该将容量瓶放于桌面上,视线与刻度线相平。 最后,我个人觉得整堂课的内容安排的太多,与学生的互动太少,所以课堂氛围不是很活跃。对于一般学校应该分为两个课时,这样可以与学生多些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整个实验多次用到玻璃棒,应该对玻璃棒的使用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做一个系统的讲解。在最后定容过程中,定容以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为重点,还有视线与刻度线相平更加仔细的讲解 总得来说我觉的这堂课是一堂非常值得借鉴的一堂课。 结论 附录 研习工作总结 自我总结: 我是自主实习的,没有可以一起交流的实习伙伴,研习课弥补了我这个缺憾。通过这几次的研习课,在与其它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自己忽视的方面,也看到了同学们的进步。同时也深刻意识到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其它教师一起交流各自的经验,也是促进教学反思的一个好方法。 在今后走上教师岗位,要养成教学反思这个良好的习惯,每天静下心来,回顾这一节课程序和细节及整个流程,有哪些不足和优点,及时写好反思,一点一滴地积累教学经验,扬长避短,日积月累,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研习课程结束了,也意味着大学课程结束了,离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又进了一步,坚持做到学以致用。 研习评议 研习教师考核意见(客观评价研习中的态度、表现等): 研习成绩考评 考评等级: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四级,该生成绩评定为: 研习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研习指导纪要 指导教师 专 业 日期节 执教教学内容 总体评价 次 学生 月 日 第 节-至 节 月 日 第 节-至 节 月 日 第 节-至 节 月 日 第 节-至 节 月 日 第 节-至 节 月 日 第 节-至 节 月 日 第 节-至 节 月 日 第 节-至 节 月 日 第 节-至 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50727d907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