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鼓琴 》教案

时间:2022-04-07 17:02:4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伯牙鼓琴

教学目标:

1.读准“弦”“若”“哉”等易混难读的字,把握朗读的停顿,注意“善”“巍巍”“汤汤”“曰”等逻辑重音,感受故事中人物前后情感的巨大变化。

2.借助注释、资料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初步了解古文特点,学会诵读古文,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 4.通过诵读了解伯牙、子期因为音乐而成为知音的故事,感受艺术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5.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6.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重点:

1.把握朗读的停顿,感悟课文前后截然不同的情感.

2.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文意。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1.感悟课文前半部分得到知音的兴奋心情和后半部分失去知音的悲痛欲绝。

2.通过诵读了解伯牙、子期共同的爱好,感悟艺术的魅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音乐《高山流水》,学生静静聆听后,教师提问所播放的曲子是哪首古曲?顺势导入课文。 二、初解“知音”。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读好语气词“哉乎”“乎”,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4.读懂课文。学生借助注释,在小组里说说课文大意。课堂检测,相机解决关键字词:方、志、绝、复、足。 三、研读“知音”。

1.教师提问: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2.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词研读。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伯牙的琴声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4.教师小结:伯牙在琴声里表达的所感所想,钟子期都能迅速地


听懂并大加赞叹,这仅仅是一般的朋友吗?不,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四、深悟“知音”。

1.围绕课文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深悟“知音”:

①联系上下文想象:钟子期死后,伯牙会回到怎样的音乐生活中?

②联系上下文思考:“破”“绝”“终身不复”这些词语表现了伯牙怎样的心情?

教师小结:

美妙的琴声无人欣赏,痛苦煎熬着伯牙,最后他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既反映了音乐艺术魅力,又体现了古人的高尚情操。 五、回味“知音”。

1.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从此,人们不断地在传说和吟诵着它!阅读P104拓展资料,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并诵读全文。 2.后人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创作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 六、课堂小结。

高山流水,琴台知音,这则发生在一位音乐家和一位樵夫之间的故事,浪漫而诗意。我们无须去验证这则传说的正确性,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我们民族的精神、心灵与情怀。让我们带着对这对知音的崇高敬意,全班再次齐读文章,再次感受那份令我们感动的相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64076c3cd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