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5-03 00:25:5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 1、暴秦之欲无[通“餍,满足]

2、为国者,[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通“倘”,如果]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以致 ,以至于,终究 今:表示另提一事 3.可谓智力 孤危 古:智慧、智谋、力量 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后秦击赵者 古:两次 今:又一次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旧事,前例 今: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不去 今:能力差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也 :咽下咽喉 今: 吞咽

8其实.百倍 古:其,代词,那。实,副词,实际上。 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9.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这样以后 今:连词 10.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可,可以,以,凭借 今:表示认可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形作动,保全]

3[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名作动,侍奉]秦之心,[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10[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

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因果连词]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但是]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转折连词,但是]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7、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其势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转折的连词]胜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下而[承接连词]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2、惜其[代词,它,代赵国]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4、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1、子孙视之[代词,它,代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得下咽也。

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代词,代秦国][助词,的]势。 4、苟以天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或[代词,有的人]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1、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介词,,跟,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丧失,丢失,动词)者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1、向(先前,以前)使三国各爱其地

2、并力西向(朝着,动词)

1、以地事秦,犹 (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2、良将犹(副词,还)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83ae2ae941ea76e59fa04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