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藤野先生》标题的修改艺术 作者:邵建新 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9年第06期 常言道:“题好文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不同凡响的标题和内文相得益彰,会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为文章增辉添色。而一个平淡无奇的标题则会冲淡文章的内容,使人顿失读下去的兴致,甚至因此而失去读者。所以一直以来作家都很重视标题。从《藤野先生》(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手稿的影印件来看,鲁迅对这篇名篇的文题也曾作过精心的改动,为我们留下了如何拟题、怎样修改的范例,是我们教学“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珍贵材料。 《藤野先生》手迹影印件显示:鲁迅修改时用浓墨涂掉原标题。可见他改换之干净利索,坚决彻底。但这样一来,原标题的“本来面貌”也就有些难以辨认了,究竟是哪几个字就有些说不清了。以往的鲁迅研究文章在谈到《藤野先生》的修改时一直说原题为“我的藤野先生”。经过共同研究与考证,这种说法已被中日两国鲁迅研究者所否定。 据北京鲁迅博物馆夏晓静女士介绍,2008年9月26日,由她陪同,日本富山市日中友好协会会长佐藤明久先生(内山完造的外甥女婿儿岛亨的儿子,其父儿岛亨曾做过内山书店的职员)前往国家图书馆。佐藤明久专程来京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辨认《藤野先生》手稿上被鲁迅修改前的题目。 当他们看到鲁迅手稿《藤野先生》真迹时,还是无法很快识别原题到底是哪几个字。这是由于鲁迅修改时涂抹较重而造成的。夏晓静又将手稿轻轻反过来,让大家轮番看,还是没有看出什么结果。于是她又拿起放大镜仔细观看,“师藤野”三个字从涂抹的墨色中隐隐显现出来,但第一个字因鲁迅当时用墨较重,且涂抹得比较均匀,实在难以识别。经过大家的讨论,最后集中到“吾”、“我”、“尊”三个字上。他们从笔画、间架结构和字距等方面仔细观察,并认真分析,最终将“我”和“尊”字排除了。又根据手稿上依稀可见“吾”字笔势的走向,特别是“吾”字上面的“五”字,最后一横非常明显的特征,再结合鲁迅那一时期“吾”字时常出现,使用频率较高的行文特点,他们最后把原题第一个字锁定在“吾”字上。 经过近两个小时认真、仔细、反复地辨认,又通过深入分析探讨,他们的看法最终统一。佐藤先生满意地说:“此次来访收获不小,原以为被删去的标题是五个字,今天可确定为四个字。”10月8日,古籍馆善本组给夏女士打来电话说,组内研究人员仔细鉴别了被墨汁涂抹的标题,一致认为是“吾师藤野”四字(参见夏晓静《鲁迅手稿涂改前的题目究竟是什么?》《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12期)。至此,《藤野先生》修改前的题目是什么的问题总算尘埃落定,以讹传讹可以休矣。 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这两个标题了。原标题“吾师藤野”点明了我和藤野的师生关系,表明了作品的主人公,应该说是切合文章内容的,也能概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不过它仅仅从个人关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系的角度来拟题,毕竟还是一般的客观陈述。总的来说,这个标题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平淡。而修改后的标题在原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了,是个言简意深的好标题。 “先生”在汉语中既是对自己老师的称呼,也是对年长有学问的人的敬称。用“藤野先生”为题,除了包含了原题的全部意蕴外,还包孕着鲁迅对这位他最感激的日本老师的尊重、景仰、赞扬之情,更包藏着他对这个名字虽不为众人所知,但却具有崇高师德、伟大人格的医学老师的礼赞之意。浓浓的尊师情、拳拳的感恩意溢于言表。但标题并没有直接点破,而是以含而不露的称呼语的方式出现,让人思而得之。 “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刘勰《文心雕龙·镕裁》),鲁迅修改后的标题字数并没有增多,而意蕴却比原题要丰富得多。它有提纲挈领之功效,有顾盼生辉之魅力,的确是一个言简意丰、平中见奇、意味深长的好标题。体现作者的艺术匠心。相信只要教师细细品鉴,就一定会对自己或学生拟题、改题能力的提升有所裨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8811c9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