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修辞典故的初探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英语修辞典故初探 典故(allusion)《辞海》解释为“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这一定义已把“典故”这个概念解释得十分清楚和规范。在英语中国,典故是以历史深渊为背景的修辞格。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随着时间推移,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被淘汰,而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沉淀下来,成了人民日常生活交流中经常会提到的典故。这些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其中包含着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哲理。 1.英语典故的出处 许多英美文学作品都引用文学、传说、宗教或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运用典故不仅可以润饰语言, 使之丰富多彩, 生动清晰, 而且使人们更易于沟通思想。然而, 对于不熟悉这些典故的读者或学生而言, 由于对于典故的出处不了解, 也就难以欣赏这些文学作品。英语中的典故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种: 1.1 文学作品 许多英语典故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来自文学,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Shylock(夏洛克)是莎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人物,为了牟取暴利,在放债时提出极为苛刻甚至违反人性的条件。现在 Shylock 通常用来指心肠狠毒、唯利是图的小人。典故 catch- 22源自美国小说家约瑟夫·赫勒的同名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小说中的第 22 条军规规定:飞行员如果疯了,可以申请复员回国,但申请书必须由自己来写,而一旦申请人能够有逻辑地写申请,便又证明申请人神智是清楚正常的,那就不能复员。因此,这条军规实际上是一条自相矛盾的规定,比喻人们处于无法摆脱的困境。 1.2 神话和传说 英美典故的另一个来源是神话和传说。西方文学深受希腊、罗马神话的影响。narcis-sistic源自古希腊神话。Narcissus(那西沙斯)是一个美少年, 因爱恋泉中自己的身影而憔悴至死, 死后化为一株水仙花(narcissus),因而形容词 narcissistic 有“自我陶醉的, 孤芳自赏的”意思。 1.3 宗教 宗教信仰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英美人士。基督教是英美国家的主要宗教信仰。基督教文化为英语语言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 增添了生命力,丰富了英语语言文字宝库。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典故直接来自基督教 《圣经》 中的人物和事件。一些英语专家认为, 不熟悉《圣经》 就无法真正地掌握英语,因为克服词汇困难可以凭借词典, 但是单靠词典掌握英语典故, 学习者是无法逾越文化障碍的。典故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来自《圣经》中《旧约·诗篇》 第 17 章: “Keep me as theapple of the eye, hide me under the shadow of the wings.(求你保护我, 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将我隐藏在你翅膀的荫下。)”在此典故中,apple 指的是瞳孔, 而瞳孔是眼睛最重要的部分。现在这个典故常常用来比喻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某个最心爱的人或珍贵的东西。典故Noah's Ark(诺亚方舟)源自 《圣经·创世纪》。上帝降洪水灭世时, 义人诺亚遵上帝旨意制造了此船并带全家和留种的一切动物避入。英美文学常常以“诺亚方舟”作为避难处所的象征。源自于宗教的典故, 以通俗、生动的语言, 蕴含着幽默深刻的寓意。对于宗教文化在英语语言中留下的印迹的探讨, 能加深非英语学习者对于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英语语言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1.4 历史事件 英语中也有一些典故与一些历史事件相联系而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内涵。Waterloo(滑铁卢)是比利时的一个地名, 由于拿破仑军队1815 年在那里惨败, 整个战局为之一变, 从此 to meet one's Waterloo 就具有“遭到决定性失败”之意。典故 pull a Pearl Harbor on sb.意思“对某人突然袭击”, ~ 1 ~ 来源于历史上的珍珠港事件。1941 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从而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 1.5 体育项目 典故take a dive(拳击中假装被击倒)源自职业拳击比赛。当某一个拳击手被赌博者秘密收而故意输掉比赛时, 赌博者就可以赢得赌注。也就是说,这场比赛已经被不正当的手段操纵了neck and neck 源自比赛,如赛跑、赛马等。在赛马过程中,有时两匹马齐头并进,很难分辨出哪匹马在前哪一匹在后。在有的情况下,一匹马由于它的脖子比另一匹马先到终点而获胜, 还有的时候甚至由于它的头或鼻子先到而成了冠军。neck and neck 是指比赛进行得很激烈, 竞争双方不相上下。 1.6 民间俚语 the ostrich policy 鸵鸟政策。这个成语源自非洲。鸵鸟是一种大型的走兽,他们目光敏锐善于伪装,如遇到危险无法逃跑他们就会把高大的身子趴在地上把脖子平贴地面,头钻进沙堆或藏在双翅下,身子蜷缩一团,以暗褐羽毛伪装成灌木丛或岩石,自以为这样就平安无事了。人们从鸵鸟这种避敌保身的方法创造了the ostrich policy, 现多指掩耳盗铃的自欺行径。 2.英语典故的特点与功能 2.1 结构特点 英语典故结构比较灵活, 有长有短,短的如 Ark(避难所),gate(门,“丑闻”的代名词, 如 Watergate 水门,Zippergate 拉链门), 长的有由几个单词甚至有十多个单词组成的句子,如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 木马计, 源自荷马史诗 《奥德赛》 ), Can I compare theeto a summer's day?(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天? 源自莎士比亚 《仲夏夜之梦》, 诗人把情人比作夏天)。英语典故多数为名词性词组, 常常在句中充当一个句子成分, 也可单独成句, 比如莎士比亚作品中许多源于 《圣经》 的典故。 2.2 设喻形式 典故的喻义通过喻体引发联想,引申语义,达到以古喻今、以事述理的目的英语典故中有以人设喻的典故,如前文提到的Shylock(比喻贪得无厌的放债人), Judas(犹大, 《圣经》 故事中出卖耶稣的人,现在通常比喻伪装亲善的背叛者), Solomon(所罗门, 《圣经》 故事中的古代以色列国王, 大卫的儿子和继承人, 以智慧著称, 现在通常比喻聪明人); 有以事物设喻的典故,如 ivory tower(象牙塔,比喻一种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或逃避现实生活的隐蔽处);有以事件设喻的典故,如 have anaxe to grind(源于美国的一个故事: 一个陌生人想找一块磨石来磨砺他的斧头, 就欺骗他在街上遇到的小男孩, 问其爸爸是否有磨石。后者把他带到家里帮他磨斧头直至把手磨破。此人达到目的后不仅未道谢反而训斥小男孩快点上学。现比喻为别有企图)。 3.翻译方法 3.1 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把句子视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同时考虑语篇和语境的制约,保留原文句子结构和原文修辞,努力再现原文的形式、内容和风格。直译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民族文化色彩。如我们非常熟悉的sour grape “酸葡萄”,pull the chestnuts out of the fire “火中取栗”,show one’s card “摊牌”,a dark horse “黑马”,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直译可以将原文的形象说法介绍给译文读者,同时也把原语特有的文化意象介绍到了译语文化传播者的作用。 例:Unaware of the sword of Damocles hanging over her, she pursued her own way.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8e902ef6294dd88d0d26b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