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道德教育中的四德

时间:2022-07-07 16:01:3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孟子道德教育中的"四德"

作者:者军一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3年第12

摘要:孟子的性善论为其学为圣贤的德育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孟子提出并阐述了一整套自己的道德修养理论:突出对学习者的理想志向和价值教育,注重道德实践者的主体作用,强调自我教育,强调道德教育者的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这些孟子德育思想的精华,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仁德;义德;礼德;智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40-01

孟子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并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孟子主张的教育,基本上是人伦教育、道德教育。他施教的目标是培养"明人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明人伦"既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孟子倡导的教育思想。总而言之,孟子认为要培养人崇高的道德品行。

如何在人性善的基础上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呢?孟子提出了"仁、义、礼、智"的具体内容。仁义礼智是孟子思想体系中既独立存在又相互联系的伦理道德范畴,被称为"四德"。仁义礼智的思想观念最先由孔子提出,而后由孟子加以阐述使其发展,成为孟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1.仁德

"恻隐之心,仁也。"这是孟子关于仁的第一个命题。《说文》说:"恻,痛也。"赵歧注:"隐,痛也。"恻隐一词是表示对他人的不幸、危难境遇而产生的哀痛、同情之情。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例如看见孩童要掉入井中,必然会产生休惕恻隐之心,这种恻隐之心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完全是情感的真实流露,将恻隐之心"扩而充之"即是仁。孟子常以"不忍人之"言仁,"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尽心下》)"不忍"和恻隐一样,都是对他人特殊境遇下的不幸而产生的哀痛、同情之情;"所忍"则是一般情境下的仁爱之情。孟子认为,仁实际是一种"以其不忍达于其所忍"的扩充过程,即把对特殊境遇下的恻隐、哀痛扩充开来,使之上升为一般情景和普遍意义上的亲亲仁民爱物的过程。对于一个君子来说,就是要由亲爱亲人达到仁爱民众,由仁爱民众达到泛爱万物。

"仁者,人心也。"这是孟子关于仁的另一个重要命题。心是孟子的一个重要概念。心字的含义较复杂,它既指主体道德心,如良心、本心,也指具体的恻隐、羞恶等心。那么,孟子"仁,人心也"是哪一种心呢?孟子这里所说的应该是道德心,即良心、本心。这是因为,仁被孟子看作是人之为人的标准,被看作是"""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在提出"仁,人心也"之后,接着又谈到"求放心"的问题。"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9c8eeb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