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时间:2023-02-04 01:36: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杨璠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 班级:13级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1302401008

摘要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但仍然有其相对独立性。当今的教育异化现象削弱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使教育偏离了其内在本质,因此必须倡导教育民主化,让它成为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有效保障机制。 关键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异化 教育民主化 一.什么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自己的精神财富,从而形成受教育的个性,整个教育的过程实际就是转化的过程,这便是教育所独有的特点,也是教育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教育不是把人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来培养,人就是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培养人——培养不是被动地附属于任何政党、任何团体的自主的本体意义上的人,始终是教育的理想追求。1】所以教育不只是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必须坚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即“培养人”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都受到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中发展而来的,因此都与传统的教育有着渊源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例如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相同或相近的国家却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而不用的国家往往也有一些相同的教育特色。 3.教育具有与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教育的思想和内容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即旧的制度消亡后,原来教育的思想,内容并不随之立即消亡,还会残存一个时期。例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残存着封建主义的思想。其二,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这是由于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根据社会发展趋势预见到了教育的发展方向。例如在资产阶级的社会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总的来说教育可能超前或滞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因此教育既要适应和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又对于社会有一种超越性,“它与社会的其它存在,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依附关系,而是不同主体间的”交互主体“关系。2 二.教育异化弱化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异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失去了它在本义上作为人培养下一代使之更好地改造自然和改在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成为操纵了下一代。3】当我们谈论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时总是注重教育的内部,而忽略了影响教育的外部环境,当今社会教育异化现象严重,我们通过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或许能对坚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有所帮助。 1.对学历的过分追捧使教育的目的发生扭曲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4】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也要培养素质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才。本来把学历作为衡量受教育者能力的标准之一是没有错的,可是当


下学历成为了选择人才的唯一标准,高学历、好文凭成为进入上层社会的通行证,个人、学校、社会都朝着这一目标“努力”,这就带来了许多危害,其一,这种教育氛围下培养出来的人综合素质残缺不全(例如身体素质差,德育水平低),往往是高分低能,是一种知识结构残缺的、文化眼界狭隘的记忆型“人才”。其二,教育以这种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智育”为主会降低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像团结友爱、勤劳勇敢、尊老爱幼等这些真、善、美的基本道德规范就会被大大忽视,甚至被唯利是图、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所代替。其三,这样的教育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长期处于压抑的环境下,身心受到很大摧残,容易造成许多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教育的过分制度化使受教育者失去自我

教育需要一定的制度、规范和框架,特别是学校教育,它是现代教育制度化的核心。但教育制度一方面是以的一种统一的、普遍的原则对教育活动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是对普遍的、整体性的教育活动进行调整,所以学校在进行制度化教育时就不可避免的整齐划一,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目前教育的过分制度化,整体上强制地把小学、中学、大学的模式套用在每个不同的受教育者身上,使之成为他们成长的模式,但却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实质上学生们并没有对学习知识产生多大的兴趣,也没有从接受教育中收获什么快乐,他们的生活充满形式主义的乏味和悲哀;从个体上讲老师成为学生升学的“工具”学生成为老师生产的“产品”老师被升学率所限制,学生被成绩所限制,他们都失去了自我。“由于制度化教育所带来的教育本质的迷失,强调教育教学中的整齐规划倾向,以及急功近利的教学方针,使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是为了求取发展,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为了求取他人的看中和考试成绩的提高;每一瞬间灵魂的冲动不再被作为丰富自我内涵的一部分,而仅仅作为更快地学习有用事物的手段,知识的学习不再具有对理想的陶冶功能,而只是为了通过考试。5 2.教育的功利化带来教育本质的迷失

“现代教育陷入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连个弊端:一个是学习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原有的自主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人类尊严的丧失。6】在这样一个浮躁、功利的社会里,人们往往会曲解教育的作用,每当谈教育时总是会问:它能让我赚多少钱呢?它能让我身居高位吗?而教育作为提升自我精神素质的价值被忽视了。例如各种各样以取得专业证书为目的的培训班、速成班层出不穷;生对高校专业的选择也偏重实用性而不注重长远发展;各种针对考试的产业链挂着教育的名头谋求暴利,学生只在乎最后的结果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利益,而不关心过程中真正学到了什么。另外知识经济也对此产生了一定影响,因为知识经济所提升的是知识的经济价值,以会出现两个片面性:其一片面强调了教育的经济属性,而忽视了政治、文化等属性,其二强调个人为了经济目的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作为社会人的全面发展。 三.推进教育的民主化,保持教育相对独立性 人们倾向于把教育的民主化理解为“受教育机会的平等”“而教育民主化的实质是指国家 必须从政治上或法律上保证全体社会成员不论其地位、种族、性别都有机会有受限制的受到教育7】也就是说教育的民主化其实是政治民主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故而教育民主化是保持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最有效的保障。8 1.让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参与教育决策。 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们置身于教育的最前线,在实践中深刻地感受着教育的每一微小改变,但实际上教育的领导权总是掌握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教育要想成为完全不附属于政治的、纯粹的教育也许只是个神话。但陈桂生教授认为:“在一个民主政治的国家里,应当是那些使用教育机构的人们参与管理与制定政策,消除教育动中的官僚主义习气,并使教育管理权限下放。9】虽然目前大范围的实施让普通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a22d24e84254b35eefd34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