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竹 人们常以梅兰竹菊四种植物比喻中国文人士大夫。竹子与中国文人,可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竹本身的虚心而直、不畏霜雪的特点契合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道德意识。 古人尝谓竹为君,取其高风亮节者,始于晋朝王子猷。据《世说新语》载:王子猷非常爱竹,常即使是暂寄人空宅居,也会在庭园里种上竹子。人家问他住不几日,种竹不麻烦吗?王闻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耶?”。从此以后,文人高士越来越爱竹。咏竹溢美之词,在璀璨的文化长河中俯拾皆是。白居易曾写过一篇《养竹记》,将竹比作贤人君子,首次总结出竹的四大高尚节操:本固、性直、心空、节贞。 魏晋时代,天下事多,不少文人有避世思想,着名的如“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和刘伶,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中,酣饮谈……,抒发忧愤,借竹子的清逸助其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文人纷纷效之…… 有个名叫张的名士,家有竹子数十顷之多,他在竹林中造了一所房子自居,王羲之听说后就去拜访他,张荐却深避竹林不见,被称为“竹中高士”。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五言古诗《长干行》描写一位女子对远出的丈夫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诗的开头回忆他们从小在一起的情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就成为了表示天真、纯洁感情的佳语。 到了宋代,苏东坡是喜欢竹子的典型,他曾有名句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视竹为高雅之物,可以想见。 北宋画家文与可(又名文同)会画竹,他画竹之前先深入竹林亲自仔细观察竹的形态,下雨时也要观察竹中滴水的样子……做到先掌握竹的神态才能动手作画,做到“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才能画出栩栩如生的竹的姿态。成语“胸有成竹”即源于此。 清代郑板桥爱竹成癖,无竹不入居,一生画竹,引竹自况,竹子成了他人品的化身。 文人们在竹韵意域里寄托着对生命的感悟。于是,历史的风,吹过竹林,留下了文苑里的竹影、竹画里的情缘、魏晋乱世的风骨、竹溪六逸的豪情与叹息…… 音乐与竹 。良辰美景,文人雅集,当丝竹之声破空而起,穿透云霄,精神也随着那萦萦绕绕地音乐游走、回荡……这情景,被古人视为“中国式”享受的最高境界。 竹乐向来与中国有不解之缘。城头闻笛、月下听箫,耳语之间,那声音何曾离我们太远? 竹子乐器在中国源远流长。竹子做成的笛,音质清亮,有穿云裂石之声。据唐代李肇在《国史补》中的记述,唐代的名笛手李暮一天月夜泛舟奏笛,其声伊攘烈莘,山石可裂。宋代着名词人苏轼在诗中对笛音质美曾经做出这样的评价:“一声吹裂翠崖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a75b07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