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文教学从“知人论世”到“以意逆志”的思考 作者:黄涛涛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版)》2017年第12期 由于古诗文作品产生的年代和社会背景与现今已迥然不同,加上文言文的艰涩难懂,学生很难领略到这些作品的魅力,很少有学生能对古诗文产生很大的兴趣,这也导致了古诗文教学成为语文老师亟待要攻克的“软肋”。既然古诗文是传统文学,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传统的文学阅读方法中寻找一些借鉴?在这几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作了一些思考。古代“亚圣”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这两种阅读方法,颇给我们以启示。 一、“知人”才能“知文” 文学即是人学。对于这句话,我们当然可以说文学作品中反映的一切都是和人生社会相关的内容,但是,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其作者心血的凝结;所以想要理解一部作品的“文”学,先得理解其作者之“人”学。孟老夫子在两千多年前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当然不可以,试想,连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创作这部作品都弄不清楚,谈何理解啊?两千多年后,孟子的“知人”说用在今天的学生学习古诗文上,依然是很可贵的方法。 例如,学生在学习《春望》这首诗时,必须先要了解杜甫其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纵有一身才华,却一生困顿不得志;他历经国破家亡、妻离子散,大半辈子颠沛流离。然而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是儒家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学生只有先弄清楚了杜甫的人生经历、思想人格、爱恨情仇,真正读懂了杜甫,才谈得上读懂《春望》这首诗。又如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如不搞清楚苏轼的人生道路、生命体验和他的哲学思想,就很难懂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深沉含义。 当然,强求对一个古代文人作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是不现实的,但是“知人”才能“知文”的思路是应当引导学生培养的学习习惯。 二、“知人”还须“论世” “知人”和“论世”是不能分开的。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章句下》)这就是著名的“知人论世”说。他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学生仅仅了解了作者还不够,还要搞清楚作者在创作一部作品那特定时候的背景、遭遇、心态等。同是学习杜甫的诗歌,《望岳》和《春望》就不能用同样的心态去揣摩。《望岳》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c9b7d5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