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诗词鉴赏之情景关系 作者:谈胜轶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到融和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是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 命题人常常会选取情景交融的诗篇作为测试材料,让考生赏析其“情”与“景”的关系,这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懂得诗歌意境究竟是如何营造出来的。 情景交融的诗篇,或全篇写景而情寓景中,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与景交互出现而自成意境。 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作品,同学们须注意赏析的思路:一般是先分析诗中写了什么样的景(景的特点),然后分析这样的景又生发出什么样的情(情的特点),情景交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意境的特点)。如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12题第(2)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露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从上面的参考答案可知,分析诗中写了什么样的景,一般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或描述画面;然后点出诗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会用到“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等鉴赏术语;最后抓住重要意象的特点及关键字眼揣摩诗人的情感。《春行即兴》三四句中的“自”“空”二字即关键字眼,花自飘零无人管,此中即有诗人的伤心怀抱;好鸟空啼无人赏,则更是一派凄凉! 上面这个例子是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来赏析整首诗歌的,也有只摘取诗中极富艺术性的诗句加以赏析的情况,如2009年高考语文江西卷第14题的第(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①。 【注】① 蔡家亲:表亲。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之中) 这道试题只要求考生分析“独到之处”,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从情景关系的角度来看,此二句有何独到之处呢?“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全是写景,全是悲景(景的特点),不着一字言悲而悲情(情的特点)已跃然纸上,此即“独到之处”。这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分别就“景”与“情”的特点加以概括,然后将答题重点放在二者关系的特别处。 摘句赏析的试题,又如2009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第5题第(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行 [宋]严 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① 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皆极见艺术功力。颔联以融情于景、景中见情取胜,残雪映江,断雁失群,新月与潮水共生,这些凄凉景象最能写出诗人的羁旅乡愁;颈联则以写景独特见长,写天空和树梢倒映寒江,倒影极妙,舟行江上,仿佛在树杪中穿行。比较这两联,颔联更适宜考查考生鉴赏“景”与“情”关系的能力,故命题人以此为测试点。 以情景关系为命题点的试题,近几年已成为比较稳定的一种题型,不过,其提问方式有时会有变化。如2009年重庆卷第12题的第(2)小题:“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又如2009年辽宁卷第9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我们不妨看看其评分说明:“答出思乡之情,给2分;答出以景寓情,给1分;具体答出景与情的关系,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可见,这类题目还是要求考生探讨诗歌“情”与“景”的关系。至于如何组织答案,考生还得依据试题的具体要求作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e1d9b4100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