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作家及作品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受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影响较大,尤其是19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再现客观世界,认为艺术不仅可以摹仿自然,而且所摹仿的现实本身是真实的,把文学对现实世界描写之真实性的追求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19世纪后期一些作家开始感觉到,以往的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在摹仿自然理论的指导下过于强调再现外部客观世界,使得文学自身应有的表现功能相对萎缩,艺术形象中的客观外部因素过于突出,而主观内在因素一定程度上遭排挤了。于是, 他们开始反其道而行之,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 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则基本上倾向于表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随着作家的文学观念的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形式和审美功能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明显的反传统特征。 这一时期的主要有: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的唯意志哲学和悲观主义 ;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1900)的“权力意志论”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1941)的本体“生命冲动”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理论;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的精神分析说关于潜意识的理论。 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 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亨利·柏格森是上世纪重要的法国哲学家。可能现在很多知识人不太知道他,但在当时,他绝对是最流行最热门的哲学家,不仅因为他的哲学高扬了生命而符合时代需求,也因为他的哲学的通俗易懂和其文笔的轻松灵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思想是逐渐发展起来的。直到1895年才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论著《歇斯底里论文集》;他的第二部论著《梦的解析》于1900年问世,这是他最有创造性、最有意义的论著之一。虽然该书开始非常滞销,但是却大大地提高了他的声望,他的其它重要论著也相继问世。1908年弗洛伊德在美国做了一系列演讲,当时他已是一位知名人士了。1902年他在维也纳组织了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艾尔弗雷德·阿德勒就是其中的最早成员之一,几年以后卡尔·荣格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两个人后来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对心理学做出了很大贡献,用简短的文字很难加以概括。他强调人的行为中的无意识思维过程极为重要。他证明了这样的过程如何影响梦的内容,如何造成常见的不幸,如口误,忘记人名,致伤的事故,甚至疾病。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即电子技术时代。科学知识和技术领域的空前扩张,深刻地影响乃至规范着人类的行为和价值观念。科学的成就使一切事物失去了神圣性、神秘性和历史性。知识和教育、科学和信息成了后工业社会的中心。另一方面,50年代以后,世界大战的危机,局部战争连绵不断,热核战争的恐怖阴影,东西方冷战,贸易大战持续不断,西方人由恐惧绝望的悲观主义,转向吸毒、斗殴、性解放、摇滚乐的激进主义,在疯狂的渲泄中解脱自我。人们放弃了偏执的信仰和绝对的社会目标,不愿再承担政治家、哲学家的重任。西方社会形成了多元的生活准则,价值的变异,自由的变态,各种解放运动的风行,全球范围的分裂和派系倾轧,恐怖主义肆意嚣张,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盛行,构成了一幅没有权威,丧失中心,处于分解状态的世界图景。社会心理的随意性和多样性,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哲学和心理学基础,除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和弗洛伊德影响外,主要是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弗罗姆、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另外,诸如现象学、阐释学、分析哲学、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都不同程度上对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作家,产生过一定影响。其主要影响的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1905——1980)提出了存在主义的三大哲学命题:“存在先于本质”、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人的自由选择”。 德里达(1931- )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核心代表人物。其主要理论主张:解构中心、解构结构、解构文本、.解构阅读。表现出彻底的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特征,被公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至今仍有极大的影响。 让·保罗·萨特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法国作家,哲学家,社会活动专家。19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后任中学哲学教师。1933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被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次年获释,后参加法国地下抵抗运动。他很小就开始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学时代接触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大中学校哲学教师资格,随后在中学任教。1933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接受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回国后继续在中学任教,陆续发表他的第一批哲学著作:《论想像》、《自我的超越性》、《情绪理论初探》、《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等。1943年秋,其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出版,奠定了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弗罗姆德国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次年入慕尼黑大学研究精神分析,并在柏林精神分析学院接受训练。1929年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学院和法兰克福大学任教。1934年移居美国。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弗罗姆十分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具有孤独感,这是人在社会中达到个性化的必然结果。为了医治病态社会,他提出通过改善人的心理,解决有关人们的劳动组织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建立一个友爱、互助、没有孤独感的理想社会。著有《逃出自由》、《精神分析与宗教》、《论健全的社会》、《人类破坏性的分析》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继承、超越和悖离,它们都以非理性主义为基础,表现出激烈的反传统倾向。 相比之下,•现代主义文学在摒弃传统文学以“反映论”为中心的创作原则之后,又试图建立起以“表现论”为中心的新规则和范例。而后现代主义则把反传统推向极端,不仅反对现实主义旧传统,也反对现代主义新规则。否定作品的整体性、确定性、规范性和目的性,主张无限制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相对性,反对任何规范、模式、中心对文学创作的制约。甚至试图对小说、诗歌、戏剧等传统形式及至“叙述”本身进行解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0a7967f5acfa1c7aa00cc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