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生活动设计 (一) 活动主题:认识感官 (二) 活动主体:6岁视力障碍儿童 (三) 活动意义:我们的感官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窗户,我们通过各感官与周围世界发生作用来了解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客观世界,由于除视觉外的其他感觉需要主动地、有意识地将这些感觉用于认识的目的时,这些感觉才能发挥其认识物体的功能,而普通儿童只要睁开眼睛就能进行视觉探索、获取知识,所以对于视力障碍儿童来说认识各感官就显得至关重要。 (四) 活动目的:(1)让儿童知道各感官的名称和功能 (2)让儿童学到一些爱护感官的方法 (3)培养儿童运用多感官去了解和认识世界的意识、兴趣、和能力 (4)促进儿童察觉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5)儿童积累认知经验 (五)活动项目: 活动1 活动方式:儿童坐在课桌前,教师说感官名称,儿童快速的指到相对应的自己的感官,同时大声说出该感官的名称,看谁又迅速有准确。教师与儿童共同监督:儿童主要靠听,教师要边听边看是否既迅速又准确。几轮下来又迅速有准确的儿童将会成为在活动2中摸“娃娃脸”的第一人。 活动2 活动方式:(1)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一张娃娃脸(用毛线在硬纸板上粘出的脸谱)(缺一只眼睛)递给第一个儿童,第一个儿童摸完后要告诉大家他摸到的娃娃脸中缺了什么感官,然后将娃娃脸递给第二位儿童,摸摸娃娃脸中是否缺了某感官,这样依次摸下去直至最后一个儿童摸完。(2)教师出示第二张娃娃脸(缺少鼻子),所有儿童都摸完后齐声告诉老师娃娃脸上缺了什么感官,大家一起听听谁说对了,谁没有说对。说错的儿童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先摸摸自己的感官,再摸摸娃娃脸,通过对比发现娃娃脸缺了什么感官。(3)教师向儿童出示最后用一张娃娃脸(缺一只耳朵),等所有儿童都摸完并且得出正确答案后,教师引导儿童自由讨论,让儿童知道健全人都有两只耳朵,它们是用来听各种声音的。教师与儿童一起说说自己在什么环境中用耳朵听得到过什么声音;教师教育儿童不用锐利的东西挖耳朵,平时听到强烈的声音时要张嘴、捂耳朵,这样可以保护耳朵。最后教师要结合该活动着重强调耳朵和手(如:明眼人用眼睛看到娃娃脸缺了什么感官,而我们可以用手摸出娃娃脸缺了什么感官)对于盲人的有别于明眼人的重要意义,它们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活动3: 活动方式:教师在每个儿童的课桌上放一个精心准备的水果、文具、蜡烛或香皂。儿童同桌为一小组相互合作,通过运用多感官去感知最后得出各自拿的是什么东西。(2)等各组都得出正确答案后,大家交换物品,保证每个人把每个物品都感知一遍。(3)大家一起说说自己用什么感知到了什么。如:“我用手摸到香皂是方形的,用鼻子闻到了香皂的香味。”期间,教师要引导儿童综合运用多感官: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也可用嘴巴偿。(4)最后,教师告诉儿童他所看到的儿童手里拿的物品是什么颜色,及通常情况下还会有什么颜色的,如:蜡烛是白色的,在过年时还有红色的蜡烛。 活动4: 活动方式:教师讲一个涉及不同感官的不同功能的小故事,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5: 活动方式:大家一起分享水果,说说水果的味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2c969266c175f0e7cd13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