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莲》诗辨误

时间:2022-04-20 03:12: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苏轼《莲》诗辨误

作者:陈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第08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在专题《荷》中选用了苏轼的一首诗《莲》,配套教参上的赏析有待商榷。 该诗原文如下: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教参的翻译是这样的:

城中有人挑着担子在卖莲房,于是我们未去西湖泛舟郊游玩赏。/莲农随即攀折担中的荷花,剥出蓬内莲子,那莲子有着露水的风味,月色的清香。

教参还解释说:抵:至,到;野:这里指郊外。除了首句之外,教参对其余三句的翻译都出现了误读。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正确理解未抵一词的含义,进而也错解了野航词,从而导致了对整首诗的理解偏差。

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意思固然是抵达,但在古代汉语中它却有另外一个更为常用的意思,即相当比得上。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即是此意。这种意思宋元明清一直沿用,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保存了下来。如俗语中的老将出马,一个抵俩。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字也列入这样一个义项。

未抵固然有没有抵达的意思,但作为一个固定的合成词,却是不如比不上的意思。未抵的这种用法在宋人那里是极为普遍的。如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还有《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这两个未抵就是不如比不上的意思。此外还有陆游的《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夜忽雨,喜而有作》一诗:嘉谷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朱淑真《恨别》也说:调朱弄粉总无心,瘦觉寒余缠臂金。别后大拼憔悴损,思情未抵此情深。以上两例中的未抵也为不如比不上的意思。这种词例不胜繁举,苏诗此处也沿用了这一习语。其实,未抵早在唐代就有这样的用法,如李商隐《泪》中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未抵也是不如之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3411fa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