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二章复习要点归纳 一、作者与出处及实词(见教材上的注释和课后积累二) 二、中心把握: 第一章讲述了相反相成、互相转化的道理,重在治国。具体来说由事物间的相互对立、互相转化的规律给人的启示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顺应自然的发展,而不加入自己的意志和私欲。只有“不辞”、“不有”、“不恃”、“不居”,才能得到“不去”的结果。这种“成功不居”的不争思想,有利于治国。 第二章论述的是个人品行修养,重在身。有自知之明,自胜之强,就成为更高的修养标准。这是很大的挑战,也是成熟人格的表现。 三、文本探究“” 1、读第一章时,是否发现这一章的规律? 美和恶、善和不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这些都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 2、它们之间除了完全对立之外,还有什么内在联系? 在相互对立中互相依赖,二者又可以相互转化。 3、这种相反相成、互相转化的规律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一切顺其自然,不居功自傲。 4、课文中的哪几句话可以做它的佐证?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5、《论语》的“君子”是孔子赞美的品德高尚、追求完善人格的人。《老子》中提及到“圣人”,何谓“圣人”呢? 指的是悟“道”者,以“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人,也有人认为“圣人”指的是统治者。 6、“无为而治”指的是什么都不去做吗? 不是。指的是无心于为,无心即没有特别的意念,顺其自然,就是“我不特别想怎么样”。然后实行不言的教化,不发号施令。治国的关键在于清静无为、少私寡欲,不要肆意妄为,让百姓自化、自正、自富,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否则,就会招致反抗,引起天下大乱。 7、第一章对你的修身为人有哪些指导? 抛弃私欲和贪婪,采取顺其自然的方式对待人和事。 8、第二章主要谈的是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一谈自己的思想收获。 如“自知之明”,要了解自己,必须静下心来,,因为当局者迷,能对自己做出客观估价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一个人心中的自己,跟别人所看到的自己,常常有差距。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扬并没有得意忘形,亲见徐公后他幡然醒悟,他就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智者。 9、古人认为“死而不亡”这与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寿”的观点是否一致? 不一致。老子主张的“死而不亡者寿”指的是身虽死而精神犹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6f08abe49649b6648d747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