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历史和借鉴 ————福利社会学文献综述 社会学系 2011300110058 孙瑞 前言:在中国 ,社会福利是一个处于社会保障这个一级层次概念之下的次级层次概念。社会福利是指提高素质,为社会弱势群体实施补以国家或通过单位为主体,为帮助全体社会成员改善生活条件、 采取的措施和举办的各项公益性事业的统称 。它是在劳动报酬之外的资助和服务。贴而实行的制度、在新中国 60 年的发展进程中,尽管它在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曲折发展、逐渐转型。但一直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制度安排。而在进入十一五计划后,我国福利制度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为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我们非常有必要对于福利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进行考究,然后作为未来发展的借鉴。而目前的研究通过不同的研究方向来分析中国福利制度的发展,而多方面的对于未来的发展提供经验。 主题:在这一主题部分将展示我所查阅的文献内容,对其进行一个整理和对比 首先根据时间发展及其福利制度根据时间经济发展的过程进行划分和归纳 第一阶段是传统福利制度创建时期(1949—1956年)。这一阶段在改造旧中国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的基础上,形成了国家负责、官方包办的民政福利和单位包办的职工福利等组成的传统福利制度,其最大的特征是与社会救济紧密结合,统称“救济福利事业”。第二阶段是传统福利制度巩固和发展时期(1957—1983年)。这一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形成了以职工福利为核心,包括民政福利、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以及其他福利在内的比较完整的福利制度框架,板块分割的封闭体系、“国家—单位”运行模式、补救性保障制度是其明显的特征。第三阶段是传统福利制度向新型福利制度变革与转型时期(1984年以后)。这一阶段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社会背景下,其改革步伐虽较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要滞后一些,但正在进行制度重塑并逐渐向社会化、现代化福利发展。表现在:职工福利逐步向其原本的性质、地位和功能回归,民政福利逐步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社区服务成为重要的具有社会福利性的服务行业。 这是对于福利制度在时间上的发展情况一个鸟瞰式的了解,但是对于其在历史发展阶段中精神的内涵表现并不明确,而且无法理解其组成的划分。福利的内容包括许多对于不同对象的政策和内容,所以在时间划分之后需要首先需要对于机构的发展有所了解。 建国初期,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民政福利和职工福利两大板块。 民政福利的初步形成。府包办的民政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要面向无依无靠的城镇孤寡老人、 精神病或弃婴和残疾人等。它分为社会福利事业与社会福利企业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各种福利院、院等收养性机构。后者过建立福利企业吸收残疾人就业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由于内务部,民政部前身以及各级民政部门一直是这项工作的主要指导和管理部门 。项事业后来便被称为民政福利. 职工福利的基本确立 在民政福利只覆盖极少数特殊人群的情况下,城镇绝大多数居民的福利保障则主要是通过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职工福利的方式来获得。职工福利由职工所在单位举办。它以职业为依托、以城镇职工为主体 只要凭本单位的正式职工的身份即可享受 是消费基金分配的一种形式。职工福利作为新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体可分为三类: 1 为职工生活提供方便、减轻家务劳动而举办的集体福利设施 如宿舍、 浴室、 食堂、 理发室、托儿所、幼儿园等。2.减轻职工生活费用开支而建立的福利补贴 如生活困难补助,探亲补贴,冬季宿舍取暖补贴等。3.为丰富职工生活建立的文化福利设施和组织的活动 如文化宫、 俱乐部 以及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等。(1957~1983计划经济下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通过二十多年的摸索,在曲折中发展不断扩充,形成了国家负责板块分割、低工资、封闭运行的传统福利制度框架。主要包括: 国家通过高就业,高福利的方式 在单位内保障就业人员的职工福利 对未就业的单位以外的人员、三无0城镇孤寡老人、 残疾人 孤儿、等实行的民政福利,城镇居民的价格补贴,以及国家举办的某些教育、文化、卫 体育事业方面的公共福利。而在此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职工福利成为了此时福利的核心,但是后来的文化大革命让福利制度深受其害。 1984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社会福利。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得以充分发展、各该不断深化,同时也给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而传统的制度发展的内在缺陷越来越体现,同时民政福利的路也越走越窄,职工福利难以为继,到了福利制度改革刻不容缓的地步,改革职工福利,促使其向原来的功能地位转变,理清工资与福利的关系,有职工福利变为工资一部分。单位福利设施的社会化,住房福利制度的改革,改革民政福利促使其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促使社会福利机构和企业的改革,使得社会福利的资源资金多样化,这一切都促使了其改变,走上了回复的道路。 从以上的文献中我们对于我国具体措施的发展历史有所理解,同时还要分析一下体现我国福利制度原则和态度发展的文献 最初的基本理念是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决策,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模式应该选择从补缺型福利向普惠性福利过渡,但是受到质疑的是普适性的适度到底如何把握,使得这个原则有了可以改变的空间。应运而生发展出来的是另一个是“底线公平”理念。依据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从基本国情出发,从老百姓(最大多数人民群众)最迫切、最基本的需要出发,划出一条线人人躲不开、社会又公认的“底线”(景天魁,2006)。以“基本需要”为基础,从中找出更稳定的需要——“基础性需求”,包括:温饱的需求(生存需求);基础教育的需求(发展需求);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的需求(健康需求)。在这个对公平呼声越来越高的时代,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这就是我归纳的一部分文献,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是为了看出一些福利制度发展的趋势 中国的福利制度发展是跟随着政治的变化影响较大的,所以我们对于将来福利制度的展望一定要从政治性和经济性两方面考虑。 总结 对于上面的文献可以有个大概的对比了解,当然也要综合起来看。我国的福利制度的 变迁过程以及在各个时期的所发展的轨迹,那么我们从中能够借鉴什么呢?我在文献整理的过程中有这样几点看法。首先在体系建设目标方面,新型的社会福利制度应当符合社会成员的群体需求,反应时代的呼声。从传统模式下的板块状、封闭式的结构转变为融洽式、开放式、关系清晰、结构合理的完整体系。其次的话需要考虑福利项目的分工与内在规律性,并适应了群体对象的需求,如将教育福利纳入新的社会福利体系后并加强以及设置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等项目以适应老年人、儿童、妇女等社会群体对社会福利的需求。最后的话会福利应当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换言之,社会福利在发展中要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子系统相区别,需要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从历史发展的借鉴中我们了解我们需要以人民的利益作为第一要求,否则就会重蹈文化大革命的覆辙。这是我一点浅薄的看法。 参考文献:1《新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历史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3期 2《当代中国的民政》 崔乃夫 1994 3《中国社会福利史6》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2 年 4《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 5《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历史考察》宋士云(具体年份待考) 6《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7《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6期 (主要文献都在这里,前面的没有另行注明可能不太符合规范希望老师谅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80f7616cc1755270622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