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的叙事和抒情

时间:2024-01-11 22:32:2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琵琶行》的叙事和抒情

《琵琶行》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叙述了一个“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

的命运,同时由此联想到自己遭受贬谪的遭遇, 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郁结。 并把它归为自己的而伤感诗一类。 《琵琶行》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动人的魅力,使读者青衫湿遍,不仅仅是因为它描写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还在于它精妙的叙事艺术和技巧。 可以说,在这首诗中, 诗人充分发挥了他天才的一面,把他与琵琶女的相遇写成了一场貌似维也纳的音乐盛典, 读者不仅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作者与琵琶女 “同时天涯沦落人” 的悲伤,还可以在宛如真实的琵琶曲中深入体验作者的悲情。



作者的叙事结构很清晰的讲述了作者本人和琵琶女的遭遇, 一是琵琶女弹奏琵琶曲自述凄凉的身世, 二是作者由琵琶女抒发自己被贬之后的郁闷伤感。 这两个事件并非是毫无关联的,可以说琵琶女的出现是作者由此兴怀的铺垫和烘托。



首先,作者在开头写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对秋夜瑟瑟荻花和送别友人的描写本来就暗示了本诗伤感的基调。 而真正为本诗的抒情起到铺垫和烘托作用的是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出场。他并没有直接介绍琵琶女的身世, 而是先通过对一段音乐的描写引出琵琶女自述其凄苦的身世。全诗的主人公看似是琵琶女, 其实则是作者自己的真实写照, 借以表达自己被贬谪之后的苦闷和落寞。 中国文人常常用女人来比喻自己的遭遇, 最早起源于屈原的《离骚》,借助美女与君王的关系来表达自己不被重用或被奸邪所害。白居易在这里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 只不过他把自己同歌女的界限区分的比较清



晰,并不是以歌女来借代, 而是以歌女来烘托。 这样做不仅可以明确的叙述歌女



的故事,还可以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纳入到文本中来,从而避免了像《离骚》一



样的模糊多义。 通过琵琶女的身世, 作者抒发了自己满腹经纶, 踌躇满志但不被



君王重用和赏识的苦闷。



此外,作者实现了叙事和抒情的完美结合。 在叙事的同时, 作者首先通过琵琶女的自述向读者传达了琵琶女的命途多舛, 她经历过 “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的风光热闹, 但这一切都已成过眼云烟, 在灯红酒绿的浮华之后是




生命的衰老和岁月的流逝。最后只能“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并被重利的商人抛弃。 悲情的琵琶曲和悲惨的命运触发了作者内心的隐痛, 意识到自己和琵琶女原来是同命相连的, 便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感慨,然后作者就叙述他“谪居卧病浔阳城”的所见所闻,其中重点放在所听的



音乐之上,认为此处“地僻无音乐” “呕哑嘲哳难为听” 。而出现这种的原因则是“谪居卧病浔阳城” ,此时的作者不仅面临着仕途的困顿和潦倒, 而且疾病缠身,状况不佳,可以说在身心上承受这很大的痛苦。 而琵琶女的出现则为他宣泄自己郁结已久的苦闷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在这偏僻低湿之地, 能够遇到与自己身世如此相似的沦落之人, 怎呢不勾起作者对自己的遭遇的感慨呢?这样, 白居易便通过两重承接式的叙事, 把整篇诗的情感宣泄推向了高潮。 琵琶女听了作者的经历心头更增加了一层悲凉, 其所弹奏的曲子也汇入了这份悲凉而变得 “凄凄不似向前声”,进而把这种悲情扩展开来,使“满座重闻皆掩泣” 。此时作者青衫尽湿,座中泣下最多, 借此来彰显自己对琵琶曲、 琵琶女和自己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只有“同是天涯沦落人”才能对彼此的心境揣摩得如此透彻。到此为止,作者便把



江头送客时的惜别之感转化为琵琶女的身世之悲, 最后又转移到自己遭受贬谪的苦闷,三者相互承接相互递进,共同把作者的情感宣泄推向高潮。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说: “既专为长安故倡女感今伤昔而作,又连绾自己身迁谪失之路,直将混合作此诗之人与此诗所咏之人,二者为一体。真可谓能所双亡,主宾拒化,专一而更专一,感慨复加感慨。



《琵琶行》的写作技巧可以说适当地融合了新乐府诗的艺术特色, 两个主题明确并且最后集中到作者个人的情感之上, 对琵琶女这一典型人物和送别这一典型事件刻画生动, 在对琵琶曲的描述中大量的使用比兴, 夸张等修辞手法, 从而使本诗显得雍容华贵,超凡脱俗。所以说“此曲应为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8a00708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