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公众理解与科学传播现状与反思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摘要:以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梳理科学传播工作的一些表现特点,分析其中存在的科普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科普定位、主体、媒介、内容、对象等公众理解科学方面反思应急科普。 关键词:新冠肺炎、科学普及与传播、公众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科普的重要性再次凸显。新冠肺炎也再次成为一个极具典型意义的突发公共卫生科普案例。积极认真地反思我国的科普工作,对建立相应的应急科普机制极为必要。分析其在疫情期间科普议程设置、内容呈现方式、素材信息来源等方面的特点,总结其科学传播与公众理解角度出发,反思经验与不足,探索科普工作在抗疫战斗中的角色作用,以期激发科普工作潜力、提升科普工作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一、疫情科普工作的表现分析 (一)科普的媒体议程设置地位显著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来源于李普曼“拟态环境”学说,其认为,在媒体影响下的社会环境感知才是受众的现实环境,也就是经媒体选择性呈现和塑造的“拟态环境”[1],媒体对一项议程的编排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疫情中对确诊、疑似等病例数据的记录,对病毒变异进化过程的追踪,此类疫情发展的基本事实是取得科学认识与健康卫生科普的前提,而科研进展、专家发声等报道,针对病毒的最新应对手段,整个疫情事态发展与解决措施等均与科学研究紧密相关。因此媒体设置的很多议程都可能包含科普性质内容,具有浓厚的科普色彩。根据疫情发展政府做出合理决策和公众科学防护。 (二)科普呈现形式体现视觉上的多样化 篇幅简短、重点明晰的图片为科普信息载体的科普贴是此次疫情科普的主流形式,将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视频和融合形式考虑在内,以新媒体或视觉呈现手段,旨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眼球,引起阅读兴趣为主要科普信息载体是此次疫情科普的显著特征。这体现了视觉传播在科普中的优势,也预示着科普内容生产视觉化的转向趋势。便于普通公众在微信对话、群聊乃至朋友圈中随时进行共享,形成“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的科学传播链条, (三)科普信息来源呈现多样化和专业性特征 在科普信息来源方面,主要信源情况如下。第一类是直接转载其他科普媒体内容,来源包括果壳、“丁香医生”等较高辨识度和知名度、专业性较高、获取了受众的信任且自身流量巨大的科普媒体。第二类是直接转载专业机构网站及其新媒体内容,来源包括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国家卫健委公众号“健康中国”官方权威等。第三类信息来源是相关领域专家,一类是钟南山、李兰娟等知名科学家专家,另一类是活跃在抗疫“前线”的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医院等。第四类信息来源是民间自媒体,本次疫情涌现出许多自媒体科普“爆款”,《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更是在全网达到超过1亿的播放量。 二、疫情以来科普工作的问题分析 (一)科普缺乏细致和有针对性的阐释 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官方和专家时常不能给出有效回应。比如戴不戴口罩的问题,电视上每天提醒“出门戴口罩”,这个答案对公众来说太简单和粗略了,比如空旷的大街上、公园里等非密闭空间还需不需要戴口罩?不是疫区(如湖北以外)的地方是否出门都要戴口罩?2月29日,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就新冠肺炎(COVID-19)发表了《联合考察报告》,向公众进一步地细化说明,以及对不同地区的公众提供有针对性的可操作建议。 (二)对不实信息缺乏及时澄清回应和有效表达 疫情期间信息混乱、病急乱投医,如果缺乏有效的回应和沟通,很可能引发更多的恐慌。如2020年1月31日晚,新华社法人微博“新华视点”在微博上首先发布消息:“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2]紧接着,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等多家媒体纷纷进行广泛报道,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双黄连口服液立即被抢购一空。虽然第二天一早便被澄清“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3」如何指导科学家用通俗且宜于公众接受和理解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传播,仍是应急科普和日常科普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科普知识之外关于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与引导稍显不足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会出现一些前所未知的科学问题,需要科学家即时研究来解答,这种科学研究是进行时态的、成果是阶段性的,但此时应急科普不能缺位,因此进程中科学的普及是应急科普经常要面对的,典型的例子是病毒可以单独存活多长时间?[4]面对进程中的科学,仅告诉公众阶段性的结论显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不断变化的结论还会引发不信任和恐慌。科学家需要告知公众科学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让公众以科学的态度来理解科学,以科学的精神来看待科学。 三、以公众理解科学角度谈科普工作。 “科普是教育的补充与延续”,这是我国科普的传统定位,实际上,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公众的关系自然也需要一种新的定位和协调机制,需要在科学与公众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对话、合作的关系。 (一)科学家要与公众对上话 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专家在接受媒体提问时的回答,就可以看出一些科学家在沟通和表达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怎么入一些科学家“法眼”的科普工作对科学家来说,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了。2006年,英国皇家学会曾经在对 2 000多位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调查时,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新现象:只有不到50%的科学家认为自己还能够与公众进行有效的交流。科普工作也越来越要求,科学家从传统单向的科学知识普及转向科学家与公众双方在有效沟通基础上的相互理解、共识、信任,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宽容和接纳。 (二)科普内容要贴近公众生活 现代科技早就深入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把科学传播、普及给公众也越来越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科普内容要有针对性,要与公众的日常生活需求联系起来,把冷冰冰的概念化、理论化的知识转变成情景化、以问题为导向的公众愿意和乐于接受的知识。而且,相对于科技知识本身,今天的公众可能更关心科技成果给自己带来的影响、风险、后果等,这些超出传统科普知识的内容尤其值得重点思考和关注。 (三)科普要关注公众的多样性 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是一个不断需要内容细化、人群细分的过程。例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科普对象可以依照不同标准细分为确诊患者(又可分重症与轻症)、疑似患者、隔离观察者、患者家属、疫区公众、非疫区公众、体弱者、身强者、上班者、居家者、外出者,等等。而这些“不同”的公众对科普(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的需求也是不同的,甚至越来越个性化。公众对科学家的权威提出质疑和表达不同观点时,常常会被理所当然地认作是缺乏科学素养的表现,但随着科学与公众关系的发展变迁,科学界也渐渐意识到“苛刻的质问可能标志着全体公民更有见识,更具科学素养”[5]。 五、参考文献 [1]赵建国.“拟态环境”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J].新闻界,2008(4):94-95. [2]新华视点.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EB/OL](2020-01-31)[2020-02-06]. https://weibo.com/1699432410/Is55AfFA8?refer_flag=1001030103_&type=comment#_rnd1582869218128. [3]人民日报.【抑制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特别提醒:#请勿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 #】[EB/OL](2020-02-01)[2020-02-06].https://m.weibo.cn/status/4467060161289290? . [4]病毒在空气中最多存活几天?国家卫健委专家回应 [EB/OL].(2020-02-04)[2020-02-14].https://news.sina.com.cn/c/2020-02-04/doc-iimxyqvz0061042.shtml. [5]翟杰全.科技公共传播:知识普及、科学理解、公众参与 [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29-32+4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935c306c5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