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思考

时间:2022-12-23 10:23: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思考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开始爆发,以其强烈的传染性和致病性,速蔓延至全国乃至全世界,目前已造成了全球约四百多万人感染,约三十多万人死亡。我国及时采取了强力有效的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了迅速控制,尤其是在治疗上利用了中医中药的优势,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病人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增强民众防病力,极大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以下就关于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做出一些思考和总结。 一、对疾病的认识

病毒学研究证实,”新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疾病,所致病病原体属首次发现,早期人们对其特性不甚了解,也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这给疾病防治带来极大地困难。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发现,病人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胸闷、腹泻,纳差、重者高热、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症状,并且有广泛强烈的传染性,这些特点与中医典籍所描述的“疫疠”相符合。如《素问·遗篇·刺法论》载: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温病条辨》也有关于疫病的详细描述:“温疫者,疠气流行,多兼秽浊,若役使然也”。因此中医上此病当属“疫病”范畴。

中医又根据其致病特征,判定病邪属性。病人发热,但以低热为主,身热不扬,病势潜伏期长,缠绵日久;咳嗽不爽,干咳为多,身困乏力,神疲倦怠;多伴有腹泻,纳差,食欲减退,口苦口干等脾胃症状;舌苔多腻。以上这些特点,符合中医湿邪重浊、黏滞、趋下的特性,故认为此病邪为湿邪性质。又因其由口鼻进入,以肺病为主,后期病变迅速,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因此属于湿毒热邪。所从中医角度可以认识到,本病病位在肺,并以肺为核心,牵涉到全身,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 二、疾病的治疗

目前已针对“新冠肺炎”的临床特点,制定出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根据病情确定治疗场所,普通病人集中隔离,给予一般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危重症患者需及早进入ICU病房,在普通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血液透析、康复者血浆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积极抢救。中医则在


辨证论治的基础下,结合发病地理环境、季节气候、不同的临床表现、病人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给出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本病治则为辟秽化浊,以祛邪为第一要义,以分消湿热、宣畅气机为主,按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初期、临床治疗中期、重症期以及恢复期制定多个方药。例如发病初期,出现低热,身困,胃肠不适,中医辨证为湿邪犯表,困滞脾肺,则以清宣湿热,芳香醒脾为主,给予连花清瘟颗粒、藿香正气液等治疗;中期出现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腹胀便秘,胸闷气喘,舌黄苔腻脉滑数等症状,中医则辨证为疫毒闭肺,以麻杏石甘汤加清热解毒,化湿降浊药治疗;恢复期出现乏力身困,咳嗽无力,不思饮食,呕恶便腻,舌胖脉虚等症,属于脾肺两虚,则以香砂六君子汤之类调治。

从目前来看,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临床实践中收了良好的效果。中西医优势互补,西医对疾病的早期排查、确诊、病情分类、生命支持、重症救治有着强大的能力。而中医可针对个体进行辨证治疗,强调通过“扶正”来“祛邪”,有着独特的疗效,同时在没有特效抗病毒西药的情况下,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如金银花、贯众、黄芩等,对于治疗“热毒炽盛”证有良好效果。 三、疾病预防

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病原体属于β属冠状病毒,传染致病力极强,人群普遍易,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中国自古就认识到,防治疫病的传染必须进行隔离,如《内经》中就提到“避其毒气,天牝从来”。所以不管是从中医还是西医的角度,做好病源隔离和个人防护都是被动防疫的最主要手段。

在主动防疫方面,中西医都强调人体自身免疫的作用。疫苗在控制流行病传播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属于首次发现,疫苗的研究尚在进行中。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瘟疫大流行,中医在长期对抗疫病过程中,总结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如《内经》中提出“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气可干”,指出了保持脏腑精气充足,气机条达,阴平阳秘,则不易染病。以此为指导,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可以制定出相应的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7b9c5af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