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结庐在人境)诗词鉴赏题 1、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诗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诗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两句诗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诗中展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心胸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本诗中以物我两忘的超然神韵而千古流传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南山奶粉”的广告巧妙套用诗中佳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诗中车马喧几个字暗写官场的污浊。 8、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恬静(悠然、闲适、恬淡、愉悦)的心境。 9、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看”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或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悠然”二字写出了诗人闲适、恬淡自得的心情(或心境)。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中所“见”,把人与影融为一体,从而很好地表现处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10、“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此”是指作者的隐居或田园生活,“真意"是指人生的真谛或自然纯真的情趣。 1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B。本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又质朴的美. C.前四句和后两句主要是说理,是寓情于理,中间四句主要是写景,是融情于景.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 D。“飞鸟相与还”写诗人的悠然自得,诗人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连飞鸟也跟着他一起回家。 12、诗人归隐之后,在与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悠然自得(或闲适惬意)的心境。 13、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诗中蕴藏的几幅画面。 秋景晚霞图、远望南山图、徜徉篱下图、慢摘菊花图、飞鸟回巢图、晚霞掩映图、悠然自得图等 14、作者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秋季的傍晚,诗人徜徉在简陋的篱墙下,手捧摘来的盛开的菊花,无意间抬眼见到南山正掩映在夕阳之下,飞鸟结伴回巢,景象佳妙神奇,展现出一种宁静、自由、和谐的意境。 作者通过展现这样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归隐之后的那一份恬静、闲适、惬意的情怀以及对坚贞、高洁品格追求的思想情感. 15、诗中无一字写酒,无一笔画饮,为何题目为“饮酒"?说说其原因。 ①这首诗是组诗中的一首,总题为“饮酒。”原序说这些诗都是醉后写的,所以题为“饮酒”。②其实,作者在饮酒之后,醉眼迷离,心中多少有些快意,暂时忘却并远离自己在现实中的烦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与大自然的纯洁、闲适、恬美融合在一起,眼睛里都是美的色彩,美的景物,山、鸟、花、霞、人交互相爱,亲切自然.也由此题为“饮酒”。 16、诗中问答妙趣盎然,形象生动,与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同样运用了设问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7、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正如诗人在诗中所说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 18、结合诗人的理想,谈谈你对诗中“真意”的理解. “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远离污浊世俗的纷扰,对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毕生追求。(或表明作者厌恶世俗和官场的污浊风气、名利纠纷,归隐田园,希望在田园的悠然和闲适中保持高洁的品行。) 19、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 此句被视为体现陶诗意境、风格的名句。表现出物我合一、浑然一体的意境。诗人悠闲、淡泊地在篱下采菊,眼神不经意间与青山如黛、绿水长流、鸟语花香、鹿影常现的南山美景相遇。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历来为人称颂,谈谈你的理解. 这联诗句向我们展示了诗人悠然采菊和迷醉田园风光的图景,悠闲淡泊宁静,体现了田园生活的优雅和平静。 21、让我们走近诗人,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坚毅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22、说说你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理解. 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回巢,归隐山林。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 23、诗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24、“心远地自偏”的含义是什么?并结合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简要赏析。 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住之处再喧闹也会显得偏僻安静.此句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另外蕴含一定的哲理,是作者追求心灵宁静的体现. 2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指的是: 面对良辰美景,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出人们复杂的感受与人生的真谛. 26、“心远地自偏"中“心远”的对象是什么?作者的用意指什么?诗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心远”对象是官场的生活和世俗往来的纷扰。作者用意指思想远离官场和世俗。 “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27、诗中“心远”的意思是心志高远(或心境高远),在诗中的作用是点明全诗的诗眼(或概括全诗的中心词) 28、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它不好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见”字用得好,好在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显示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此题如果谈“望”字用得好,可认为:“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南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是创作原则.) 29、这首诗的语言与《归园田居》一样具有平淡自然的特点。 30、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欣赏,反映出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 31、《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在《行路难》诗中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景。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饮酒》是作者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 《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好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a1b80166d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