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改写小故事的方法)微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22 22:11: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诗词改写小故事的方法)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知识点来源

黄兰香

微课名称

古诗词改写小故事的方法

□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章节:第二组第5课《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3

录制工具和方法 客服录频CamtasiaStudioV6.0.2自己设计学校制作

1、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熟读背诵张籍的《秋思》,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了解记叙文的一些表达方法。 2、学生在进行改写古诗词时。通常会将理解诗句意思混同于古诗词改写,不能对诗句内容展开想象,不能将情节具体化。因此完成课后练习成为很大的困难。本教学意在教给学生将古诗词改写成记叙文的方法,使学生习得方法并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

教学背景

设计思路

通过课件演示、启发,学习古诗词改写成小故事的方法,树立学生创作的信心。通过想象画面丰富《秋思》的故情况节,从而将《秋思》小故事写具体。

教学目的

1 学习将古诗词改写成小故事的方法,想象《秋思》描绘的画面,把《秋思》改写一个小故事。

2、训练学生将小故事写具体的能力和想象画面的能力。

讲解古诗词改写成小故事的方法,指导学生想象《秋思》描绘的画面,将画面内容写具体。

教学重点难点


、明明白白知方法——了解古诗改写小故事的方法。

1导入【出示PPT1

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内涵丰富,美不胜收。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方法把学习古诗和习作练习结合起来,确实是“古诗改写小故事”。 我这节微课就讲一讲古诗改写成小故事的方法。 2 讲解古诗改写小故事的方法。【出示PPT2

古诗词改写小故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怎么样把古诗词改写成记叙文呢?

第一步:读懂古诗,看一看古诗词要紧写了什么内容?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怎么样的感情?有怎么样的写作背景?

第二步:依照诗句把当时的情景想象成一幅图画,都有哪些画面? 第三步:依照画面具体想一想画面上应该有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第四步:适当地加入一些情节,再加入环境、语言、表情、动作描写,把想到的通顺、连贯地写下来。〕

【二】轻轻松松学方法——以《秋思》为例,指导学法。 1、读读诗歌:【出示PPT3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2、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要紧写了什么?

教师简介写诗背景:张籍是唐代诗人。他出身贫寒,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他深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的信息。

《秋思》就描写了离家十年的张籍在洛阳城里见秋风而思乡,给家人写信、寄信的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

【出示PPT4

首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后三句“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那么告诉我们故事的通过:写信、寄信。

3、我们再来看看诗歌中出现了哪些画面?【出示PPT5 “洛阳城里”,这是故事发生的地点;“秋风”,这是洛阳城里的景色,也点明写家书的时间——秋天;“作家书”,这是诗人做的一件情况——写家书,“意万重”,这是诗人写家书时的情景;“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诗人寄信时的情景;“复恐匆匆说不尽”这是诗人“又开封”

教学过程


的缘故。

4、接下来,我们就要依照画面具体想一想画面上应该有什么?【出示

PPT6

例如:“洛阳城里”景色怎么样?“秋风起”的情景是怎么样的?张籍写信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寄信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5、最后,我们还能够适当地加入一些情节。【出示PPT7

例如:思念家人辗转难眠、巧遇故人托他捎信、行人临发再三嘱咐等,同时加入环境、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如此,就能使改写的故事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当我们把想到的通顺、连贯地写下来,确实是一篇很好的古诗改写小故事的习作了。

【三】开快乐心练习作——学生进行改写练习。

1、出示改写片段展示,提供借鉴模仿范例。【出示PPT9

先来看看王红同学改写的《秋思》写信片段吧。

总结写法:在那个片段里,小作者按顺序描写了写信的过程,将“意万重”的情景写得具体生动,还补充了检查信的情节,使故事内容更丰富。

2、假如你能理解运用上面的这些方法,相信今天的习作练习,你会完成得特别出色的!

3、学生自主完成改写练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ac79bc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9.html